-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生的無菌性炎癥,常見于中老年人,但青少年也可能患病。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運動康復、中醫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1.物理治療:如熱敷、按摩、紅外線照射等,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和肌肉緊張。 2.藥物治療:口服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能減輕炎癥和疼痛。外用藥物如扶他林軟膏也有一定效果。 3.運動康復:進行肩部伸展、旋轉等運動,增強肩部肌肉力量和活動度,但要注意適度,避免加重損傷。 4.中醫治療:除了中藥,還可嘗試針灸、拔罐等中醫療法。 5.手術治療:如果病情嚴重,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關節鏡手術等治療方法。 總之,對于 16 歲的肩周炎患者,應綜合考慮病情和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過度勞累和受傷。
2025-01-23 02: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目前,對肩周炎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服用止痛藥物只能治標,暫時緩解癥狀,停藥后多數會復發。而運用手術松解方法治療,術后容易引起粘連。所以采用中醫的手法治療被認為是較佳方案,若患者能堅持功能鍛煉,預后相當不錯。下面介紹肩周炎的八種自我防治動作供患者參考:(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2)手指爬墻患者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3)體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分鐘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6)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7)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請患者注意,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2016-02-19 19: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肩周炎又稱肩關節組織炎,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等軟組織的慢性炎癥,50歲左右的人比較常見。但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由于長期伏案工作,肩部的肌肉韌帶處在緊張狀態,故50歲以下人中也不少見。中醫認為本病由肩部感受風寒所致,又因患病后胸肩關節僵硬,活動受限,好像凍結了一樣,所以稱“凍結肩”、“肩凝癥”。肩關節是人體全身各關節中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其關節囊較松馳,關節的穩定性大部分靠關節周圍的肌肉、肌健和韌帶的力量來維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應較差,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退行性改變,加之肩關節在生活中活動比較頻繁,周圍軟組織經常受到來自各方面的磨擦擠壓,故而易發生慢性勞損。1.臨床表現肩周炎的發病特點為慢性過程。初期為炎癥期,肩部疼痛難忍,尤以夜間為甚。睡覺時常因肩怕壓而特定臥位,翻身困難,疼痛不止,不能入睡。如果初期治療不當,將逐漸發展為肩關節活動受限,不能上舉,呈凍結狀。常影響日常生活,吃飯穿衣,洗臉梳頭均感困難。嚴重時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會萎縮,患者極為痛苦。目前,對肩周炎的治療,多數學者認為,服用止痛藥物只能治標,暫時緩解癥狀,停藥后多數會復發。而運用手術松解方法治療,術后容易引起粘連。所以采用中醫的手法治療被認為是較佳方案,若患者能堅持功能鍛煉,預后相當不錯。以下介紹肩周炎的防治動作“八段錦”,供患者參考: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墻站立,或仰臥在床上,上臂貼身、屈肘,以肘點作為支點,進行外旋活動。2.手指爬墻--患者面對墻壁站立,用患側手指沿墻緩緩向上爬動,使上肢盡量高舉,到最大限度,在墻上作一記號,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3.體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健側手拉患側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側并向上牽拉。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雙臂伸直,手心向下緩緩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鐘,然后回原處,反復進行。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側上肢內旋并向后伸的姿勢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觸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漸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動,2分鐘后再緩緩向下回原處,反復進行,逐漸增加高度。6.梳頭--患者站立或仰臥均可,患側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盡量用肘部擦額部,即擦汗動作。7.頭枕雙手--患者仰臥位,兩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頭后部(枕部),先使兩肘盡量內收,然后再盡量外展。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劃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復數遍。請患者注意,以上八種動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交替鍛煉,每天3--5次,一般每個動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對肩周炎的防治會大有益處。
2016-02-19 06: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