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最近一個月都感覺心慌。煩躁胸悶去醫院
你好最近一個月都感覺心慌。煩躁胸悶去醫院檢查說是輕微焦慮癥,配了點希德,和烏靈膠囊好點了現在又有點,吃了兩星期藥好些了,現在又舒服感覺心慌胸悶,希德藥,醫生叫我4天前吃一粒5天后吃2粒,吃后有不良反應,我就一粒在吃曾經的治療情況和效果:這3年都有,都是快過年前,回家過年休息后,就沒有這感覺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喆 主任醫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腦外科)
-
您好,心理分析:焦慮癥是目前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內心的不良因素而引發,一般焦慮癥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心理指導:主要由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內心的不良因素而引發,一般焦慮癥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頭暈腹瀉、注意力分散,祝健康,希望我的建議對你有幫助。
2018-12-19 20:2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根據你的描述,你這是胸悶的表現首先建議你做心電圖看看是否是心肌缺血可能。還要建議抽血檢查心肌同功酶是否是心肌炎的可能。另外注意拍片看看肺部是否是有問題的,也可能是胸膜炎導致的。醫生詢問:
2016-02-20 02:5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焦慮癥是目前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由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內心的不良因素而引發,一般焦慮癥患者常常伴有失眠多夢、頭暈腹瀉、注意力分散、記憶力減退、憂心煩躁等等現象,為了治療焦慮癥醫學界采取了很多辦法,在眾多方法之中,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卓有成效,下面詳細介紹一些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 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1。增加自信 自信是治愈神經焦慮癥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夸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 因此,作為一個神經焦慮癥的患者,你必須首先自信,減少自卑感。應該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慮程度就會降低一點,恢復自信,也就是最終驅逐焦慮。 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2。自我松弛 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并重復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3。自我反省 有些神經焦慮癥是由于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并沒有消失,仍潛伏于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癥。發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泄,發泄后癥狀一般可消失。 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4。自我刺激 神經焦慮癥患者發病后,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亂想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書讀,或從事緊張的體力勞動,忘卻痛苦的事情。這樣就可以防止胡思亂想再產生其他病癥,同時也可增強你的適應能力。 焦慮癥的自我治療方法5。自我催眠 神經焦慮癥患者大多數有睡眠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數數,或用手舉書本讀等促使自己入睡。如果你想了解一下更詳細的情況,你可以隨時咨詢我,點擊左邊的咨詢按鈕就可以自己與我交流了!
2016-02-20 02:1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要是您一直有焦慮的話可能是由于您壓力過大引起的,因為您在休息之后就可以得到緩解.建議您主要是要適當的給自己減壓,這是治療您抑郁焦慮的最好方法.醫生詢問:
2016-02-19 21: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說的心慌在我們醫學上又稱心悸。心悸是心臟強有力的、很快的、不規則的搏動。強烈運動之后心臟有幾分鐘的心悸是正常的,不必顧慮。吸煙、飲咖啡或飲茶太多,心臟受咖啡因或尼古丁的刺激,精神緊張,都會發生心悸的現象。如果不是因為上面所述的原因或是運動、情緒的影響,心悸持續了好多天,若還有呼吸困難或其他現象,就要去看醫生。
2016-02-19 16: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自述患有輕微焦慮癥,曾經就醫,醫生給開了藥,患者可能因為不良反應自行減少了用藥劑量。建議患者遵循醫囑服用藥物,出現不良反應了及時向開藥的醫生進行反映,在醫生的指導下調節服用劑量,改變治療方案。
2016-02-19 10: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