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發燒五天伴皮疹兩天且有感冒癥狀,可能由感染、過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引起。 1.感染:病毒或細菌感染可導致,如流感病毒、肺炎鏈球菌。病毒感染多可自愈,細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2.過敏:接觸過敏原后可能出現,需避免接觸過敏原,必要時使用抗過敏藥物,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馬來酸氯苯那敏。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常需使用免疫抑制劑,例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 4.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可能需要化療、骨髓移植等治療。 5.惡性腫瘤:某些腫瘤會引起類似癥狀,治療方法取決于腫瘤類型和分期,可能包括手術、放療、化療等。 出現發燒、皮疹和感冒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休息,多喝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1-22 00: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川崎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1.丙種球蛋白研究已證實早期靜脈輸入丙種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療可降低川崎病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必須強調在發病后10天之內用藥。用法為每日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400mg/kg,2~4小時輸入,連續4天;同時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連續4天,以后閏至5mg/kg·d,頓服。 2.阿司匹林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癥過程,減輕冠狀動脈病變,但尚無對照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治療能降低冠狀動脈瘤的發生率。服用劑量每天30~100mg·kg,分3~4次。日本醫生傾向于用小劑量,其依據是在是在川崎病急性期服大劑量者認為急性患者對阿司匹林吸收減低和清除增加,用大劑量才能達到抗炎效果。服用14天,熱退后減至每日3~5mg/kg,一次頓服,豐收到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皮質激素一向認為腎上腺皮質激素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可緩解癥狀,但以后發現皮質激素易致血栓形成,并妨礙冠狀動脈病變修復,促進動脈瘤形成,故不宜單用強地松等皮質激素治療。除非并發嚴重心肌炎或持續高熱重癥病例,可聯合應用強地松和阿司匹林治療,為控制川崎病的早期炎癥反應一般不單用皮質激素。
2016-02-20 03: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川崎病病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為與感染有關系,所以是有一定的傳染性的,小孩易感,大人一般沒事。你好,川崎病,也就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病因尚未明確。臨床表現有發熱、皮疹等,推測與感染有關。一般認為可能是多種病原,包括EB病毒、逆轉錄病毒或鏈球菌、丙酸桿菌感染。祝健康
2016-02-19 21: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川崎病也就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川崎病是沒有傳染性的。絕大多數患兒預后良好,呈自限性經過,適當治療可以逐漸康復
2016-02-19 19: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川崎病(Kawasakidisease),也就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您不必擔心,不是傳染病,是一中免疫疾病川崎病(Kawasakidisease),也就是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特點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疾病。您不必擔心,不是傳染病,是一中免疫疾病
2016-02-19 19: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