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一般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身上腫可能與脂肪瘤的位置、大小、壓迫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觀察隨訪、手術切除、藥物治療等。 1. 脂肪瘤形成原因:脂肪瘤的形成可能與遺傳因素、慢性炎癥刺激、脂肪代謝異常、激素水平變化、創傷等有關。 2. 脂肪瘤的癥狀:較小的脂肪瘤通常無明顯癥狀,較大的可能會壓迫周圍組織,引起疼痛、腫脹或功能障礙。 3. 診斷方法:通過體格檢查、超聲、CT 等檢查可明確診斷。 4. 治療選擇:如果脂肪瘤較小,無明顯癥狀,可定期觀察隨訪。若影響外觀或出現癥狀,可選擇手術切除。藥物治療一般效果不顯著。 5. 術后注意事項:術后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避免感染。注意休息,飲食清淡。 總之,對于剛確診的脂肪瘤且身上腫的情況,不必過于緊張,應及時就醫,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并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
2025-01-22 14: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脂肪瘤居皮內或皮下,由許多脂肪細胞組成,包以結締組織外囊,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多見于青壯年,老年或肥胖者.病因不明,或有遺傳性.大小不一,小者如豌豆,大者如拳,甚或更大.如發于肩,背,臀部.大多發展緩慢,逐漸長大,到一相當階段后不再長大.一般無自覺癥狀.是一種良性腫瘤,有的偶可鈣化,骨化或水腫,液化等.較大脂肪瘤外科手術割除,療效良好.深部的脂肪瘤常為多發性,偶可惡變成為脂肪肉瘤,須手術切除. 中醫稱為“肉瘤”,認為發病與脾臟有關.因脾的生理功能主肌肉,思慮過度,飲食勞倦,郁結傷脾,脾氣不行,津液聚而為痰,痰氣郁結而為腫;或因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致傷脾氣,脾失健運之職,痰濕內生,聚結于肌肉消薄之處而發病. 治療:氣虛型宜健脾益氣,化痰散結.藥用:黃芪30克,人參,當歸各15克,茯苓,白術,遠志各12克,烏藥,香附,木香,貝母,陳皮,川芎各10克,甘草6克,大棗7枚.氣滯型宜疏肝解郁,化痰散結.藥用:當歸15克,陳皮,赤芍,白芍各12克,烏藥,川芎,香附,青皮,木香各10克,甘草6克,大棗5枚,生姜3片.成藥可用:(1)二陳丸,每次3克,日2次.(2)小金片,每次4片,日3次.外敷可用消瘤膏(硼砂,阿魏各等分,麝香少許,研細后,用大蒜搗爛成膏),醋或姜汁調敷.亦可以生南星,貝母共研細末,雞蛋清和米醋調敷.尚應注意避免過勞,心情愉快,睡眠充足;生活規律,飲食清淡,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嚴格限制肥甘厚味,戒煙酒.你最好去當地醫院咨詢一下專業醫生,他可以幫助你判斷是否需要處理.
2016-02-20 06: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京生 主治醫師
南京市六合區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內科
-
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組織形成的良性腫瘤.多見于40~50歲的成年人.瘤體質地柔軟,圓形或分葉狀,位于皮下,可以推動;瘤體大小不等,小的如棗大,用手摸方能觸知,大的可隆起皮面,但表面皮膚正常.腫瘤單發或多發,見于體表的任何部位,以肩,背,腹部為多見.多無自覺癥狀.血管脂肪瘤為一特殊類型的脂肪瘤,以年輕人較為多見,好發于下肢,可自覺疼痛,觸之亦有壓痛.組織病理學檢查時,在瘤體內除了可見大片成熟的脂肪細胞外,還可見到多數增生的血管,整個瘤體的境界清楚.脂肪瘤極少癌變,一般無需治療;若瘤體較大,影響活動,或近期內突然增大或發生破潰,則應手術切除. 1.較小(直徑1cm內),多發脂肪瘤,一般不需處理. 2.較大者宜行手術切除. 輔助檢查 1.診斷本病主要依據癥狀及體查.尤其是腫塊體表特征. 2.為了與其他疾病鑒別,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B”.
2016-02-20 00: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目前我們對于脂肪瘤的治療方式主要是手術切除.如果脂肪瘤影響生活或者美觀的話,可以去醫院切除.如果影響不是很大的話,可以不做治療.
2016-02-19 23: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脂肪瘤極少癌變,一般無需治療;若瘤體較大,影響活動,或近期內突然增大或發生破潰,則應手術切除.
2016-02-19 19:5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