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心理異常,有輕生念頭等如何改善
不喜歡出門不喜歡打扮不喜歡接觸人,脾氣不穩定,而且經常有輕生的念頭,感覺什么都沒有意思,經常胡思亂想,只喜歡很安靜的地方而且自卑心理很強烈情緒容易失控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出現不喜歡出門、不愛打扮、不愿接觸人、脾氣不穩定、輕生念頭、自卑等情況,可能是心理障礙所致,如抑郁癥、社交焦慮障礙等。常見原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壓力、神經遞質失衡、個人性格和重大生活事件。 1.遺傳因素:某些基因變異可能增加患心理疾病的風險。 2.環境壓力:長期處于高壓、緊張的生活環境中,如工作壓力大、家庭關系不和諧等。 3.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失衡,影響情緒調節。 4.個人性格:內向、敏感、自卑等性格特點的人更易出現心理問題。 5.重大生活事件:如親人離世、失戀、失業等,可能引發心理障礙。 當出現這些癥狀時,應及時尋求專業幫助。可通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自我調節來改善。藥物治療方面,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羅西汀等,但需遵醫囑用藥。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參加社交活動,適當運動。
2025-01-23 00: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這樣的情況多長時間了,還有其他的癥狀嗎?出現這樣的情況之前有沒有你說的這些誘因,從你目前的敘述初步考慮你是有抑郁的情緒的,建議能積極自我調理一下,長期這樣下去的話,會想疾病的狀態發展的,可以多聽聽舒緩的音樂,適當做做體育鍛煉,這樣會有助于你目前狀態的恢復.
2016-02-20 12: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還能來網上交流,這還不算大問題,這也有可能是你有點內向吧,不過不要太過內向就行了,不過,你要知道,人活在這世上,就不得不交流,還是出點門吧.因為人越大就越感覺到孤獨,身邊純真的歡笑也慢慢的變少了,更增加很多的責任和很多無形的壓抑,但也讓你漸漸成熟起來,適當的放松自己,調節自己的心態,也只有你自己可以幫助自己走出不開心的世界.
2016-02-20 00: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你可能是有輕度抑郁,治療該癥在臨床上所使用的各類抗抑郁藥物主要包括:①三環類抗抑郁藥物,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②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帕羅西汀,舍曲林,西酞普蘭,氟伏沙明;③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劑,如文拉法辛(怡諾思)度洛西汀;④選擇性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拮抗劑,如米氮平(瑞美隆).其中,后三類藥物是近10多年來臨床上廣泛使用的主流品種.究其原因與它們的耐受性良好,安全性高而易被病家接受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不愿服藥,你可以做以下嘗試:1.購物:為什么逛街購物會把煩惱傷心的事情都拋諸腦后?可能是因為購物時眼花繚亂的商品不斷地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上面,可能是恰好買到了很中意的東西,彌補了內心莫名的缺憾,也可能是因為辛苦工作之后所得的收入都被自己一次性消耗掉而產生了快感.建議:大商場,泉城路,文西路,都可以淘碟,淘衣服,淘小飾品,還有國際品牌,逛到腿軟時可以吃點美食.2.戶外活動雖然你說你也試過游泳等方法,但效果不佳,那是因為你沒有做系統性訓練活動.這個巨大的概念,包括徒步,騎行,羽毛球,籃球,游泳,潛水,健身操,瑜伽等等.3.聽音樂有沒有音樂細胞都不重要.只要是一個有感情的人,都會被音樂感染.音樂是有記憶的,曾經開心或者悲傷時聽的調子,在以后任何的機會聽,都會不由自主地把你帶到原來的記憶中.建議:選擇那些平時喜歡的,能反復聽N遍,越聽越有味道的專輯,會很有感覺,這樣的音樂容易讓你投入.4.泡個熱水浴在熱水浴中浸泡二十分鐘.不僅你的肌肉的到了放松,減掉了壓力,洗澡水的熱量同時也會通過擴張你的血管來降低你的血壓.5.放一些冰塊在你的頭上這是一種最為快捷的消除頭痛和減輕壓力的方法.用一塊毛巾包上一些冰塊,把它放在你的前額上或者你的頸部下方,放輕松就可以了.6.充滿你的肺深吸一口氣,數六下,然后再放松.這可以幫助你放松和伸展身體.但是這樣做不要超過五口氣,否則你會覺得頭昏眼花的.放松心情,堅持以上訓練,你會感覺越來越好的,祝早日康復!
2016-02-19 23: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首先說你的癥狀不像是心理疾病,只是人在遇到挫折時的一種壓抑表現.當然,你現在就要進行疏導,情緒不良很容易導致其他疾病.從根本上說,要除掉病根,這里你可以多渠道多手段進行,比如法律手段等,需要你自己尋找.另外,你可以做一下心理疏導,心理醫師通常做的就是這個工作.
2016-02-19 17: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