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腦囊蟲病是由豬絳蟲的幼蟲寄生于人腦所引起的疾病。其癥狀多樣,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常見的治療藥物有吡喹酮、阿苯達唑、甲苯咪唑等。 1. 疾病原理:豬絳蟲的幼蟲進入人體后,可在腦內形成囊泡,引發一系列癥狀。 2. 癥狀表現:常有頭痛、癲癇發作、精神障礙、顱內壓增高等。 3. 診斷方法:通過頭顱 CT、MRI 及血清學檢查等幫助診斷。 4. 藥物治療:吡喹酮能有效殺滅囊蟲,但可能引起不良反應;阿苯達唑副作用相對較少;甲苯咪唑也有一定療效。 5. 手術治療: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出現嚴重并發癥時,可能需手術治療。 6. 預后情況: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后較好;延誤治療可能導致嚴重后果。 總之,腦囊蟲病需要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患者應遵循醫囑,積極治療。
2025-01-23 02: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1引起大腦病變或神經壓迫等癥狀時影響生命的,
2016-02-20 10: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囊蟲病的治療:常用的藥物有: 1.吡喹酮:系一種廣譜的抗蠕蟲藥物,對囊蟲亦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劑量為120mg/kg,分6天(每天三次)口服。服藥物囊蟲可出現腫脹、變性及壞死,導致囊蟲周圍腦組織的炎癥反應及過敏反應,有的患者還可出現程度不等的腦水腫,腦脊液壓力與細胞數增高,嚴重者甚至發生顱內壓增高危象。 2.丙硫咪唑,亦系廣譜抗蠕蟲藥物。常用劑量為每日15-20mg/kg,連服10天。常見的毒副反應有皮膚瘙癢、蕁麻疹、頭昏、發熱、癲癇發作和顱內壓增高。 3.甲苯咪唑:常用的劑量為100mg,3次/d,連續三天,常見的毒副反應有腹痛、腹瀉、皮膚瘙癢和頭痛等。必要時手術治療。一般是不會危及生命的,但少數患者會危及生命的,歡迎你的咨詢,祝您早日康復
2016-02-20 02: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