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歲女性頭痛頭暈伴鼻出血,病因及治療?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就診醫院等):患者女,55歲,患者自一年前出現頭痛頭暈等癥狀,測量血壓偏高,具體不詳,開始口服羅布麻片,學血壓恢復正常,偶有頭疼的現象,大概在半年以前開始頭疼加劇,并伴有鼻出血《血塊》,在醫院做CT檢查正常。遵醫囑開始輸丹參治療。后來口服降壓藥非洛地平,坎地沙坦片,二維三七桂李晴膠囊,效果都不太好,頭疼依舊,頭疼事測血壓180、90。《大概》現在口服降壓膠囊,丹參片,還做過腦血液流變學報告,測出雙顱頸內動脈血流速度增快,、痙攣。(雙前中后動脈未測及血流信號)肝膽檢測,都正常在固原市醫院,二醫院就診。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做過CT,血常規、腦血液流變學報告,肝膽檢測無效果。想得到怎樣的幫助:你好,根據您的經驗是否可以判斷是什么病,能不能給一些治療建議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55 歲女性,一年前頭痛頭暈,血壓高,半年前頭痛加劇伴鼻出血,多種檢查及治療效果不佳。可能的病因包括高血壓控制不佳、腦血管痙攣、其他血管性疾病、顱內占位性病變、內分泌疾病等。 1. 高血壓控制不佳: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導致頭痛等癥狀。需要調整降壓藥物,如硝苯地平控釋片、貝那普利、氫氯噻嗪等,聯合用藥以增強降壓效果,同時注意低鹽飲食,適量運動。 2. 腦血管痙攣: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精神緊張、血壓波動等。治療上除了使用改善腦循環的藥物如尼莫地平外,還需保持良好心態,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 3. 其他血管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需檢查血脂、血糖等,如有異常,應降脂、降糖治療,常用藥物有阿托伐他汀、二甲雙胍等。 4. 顱內占位性病變:雖然 CT 檢查正常,但不能完全排除,必要時可行磁共振檢查。 5. 內分泌疾病:如嗜鉻細胞瘤,可引起血壓波動和頭痛,需進行相關激素檢查。 總之,該患者的病情較為復雜,需要進一步完善檢查,明確病因,綜合治療。同時,要定期監測血壓,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波動。
2025-01-23 11: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鼻血有可能是因為空氣比較干燥,鼻粘膜也比較干燥,脆弱,容易出血.可以到醫院開一些石蠟油或薄荷油涂抹鼻腔,也可以請醫生檢查后,燒一下鼻腔內的血管,以避免頻繁出血.還應該查一個血常規是否有血液系統的疾病.平常應該多喝水和多吃蔬菜和避免扣鼻腔.
2016-02-20 16: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鼻血有可能是因為空氣比較干燥,鼻粘膜也比較干燥,脆弱,容易出血.可以到醫院開一些石蠟油或薄荷油涂抹鼻腔,也可以請醫生檢查后,燒一下鼻腔內的血管,以避免頻繁出血.還應該查一個血常規是否有血液系統的疾病.看看五官科的醫生是否有鼻中隔偏曲等.平常應該多喝水和多吃蔬菜和避免扣鼻腔.
2016-02-20 01: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天氣干燥,火太盛的話是會流鼻血的一般屋里有暖氣的話,室內的空氣就會很干,建議在屋內多出放上盆水,或用保濕器,保持空氣濕度,多喝水,少吃辛辣刺激和熱量大的食物
2016-02-20 00:5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根據患者的情況看應該積極查找原因,加強營養,根據癥狀看應該的出血過多引起的頭痛、頭暈。鼻出血可以由鼻腔疾病引起,也可以由全身疾病引起。1.局部原因有:①鼻腔炎癥:如萎縮性鼻炎、鼻粘膜易干裂而出血。②鼻部外傷:包括挫傷、切割傷、撕裂傷以及挖鼻損傷等等。③鼻中隔偏曲,干燥空氣長期部擊鼻中隔,易致粘膜血管破裂。④腫瘤:鼻腔腫瘤不多,但如患腫瘤則易出血;鼻咽部腫瘤也會從鼻腔出血。2.全身原因有:①急性發熱性傳染病:如流感、出血熱、麻疹、瘧疾、傳染性肝炎等。②血液病。最常見的是血小板減少,使凝血功能下降,容易出血;其次還有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等。③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壓、血管硬化。④慢性肝、腎病。肝硬化常引起凝血障礙,尿毒癥易致小血管損傷,均易引起鼻出血。⑤營養不良。維生素C、K、P及鈣缺乏,均易出血。⑥其他如磷、汞、砷、苯中毒,登山、飛行、潛水時氣壓迅速變化,婦女月經或妊娠期的內分泌失調等,均可能出現鼻出血。
2016-02-19 20: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論何因,凡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均稱為鼻出血,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鼻出血多為單側,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用手指壓迫鼻翼5~10分鐘,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