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擔心患重病,檢查無異常但身體差,咋回事
看專科醫生說慢性咽炎和扁桃體炎,自己覺得好怕喉癌一樣,得了痔瘡也看過專科,醫生說不痛不流血不用去做手術,又怕直腸癌,眼睛醫生珍斷說玻混又好怕失明,總覺得自己一身都是大病,做過b超,x透視,胃鏡,心電圖,血常規,甲亢等都沒什么問題,但就是覺得自己身體很差。一年左右。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麻煩了、請醫生們幫忙解答我的問題、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總是擔心自己身患多種嚴重疾病,盡管做了多項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但仍感覺身體狀況不佳,可能是心理因素、對疾病認知不足、不良生活習慣、缺乏運動以及既往病史影響等。 1.心理因素:過度的焦慮和擔憂會放大身體的輕微不適,可能源于生活壓力、性格特點等。長期處于這種狀態,可能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2.對疾病認知不足:不了解某些疾病的真正癥狀和發病機制,容易產生不必要的恐慌。 3.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吸煙酗酒等,會使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易產生疲勞、虛弱感。 4.缺乏運動:身體機能得不到充分鍛煉,免疫力下降,易出現乏力、精神不振等。 5.既往病史:曾經患過一些疾病,即使已康復,也可能留下心理陰影,擔心復發或出現新的問題。 總之,要調整心態,正確認識疾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增強體質。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尋求專業幫助。
2025-01-23 14: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您是有疑病癥的傾向,建議您進行心理治療來調整疑病性神經癥簡稱疑病癥,又名臆想癥這是一種對自己身體健康狀況過分關注、擔心或深信自己患了一種或多種軀體疾病,經常訴說某些不適,反復就醫,經多種檢查均不能證實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觀念。據國外報道,本病約占各種疾病的1%。一般都發生在40歲以后,女性多于男性。患者病前個性常常是敏感、多疑、主觀、固執、自我中心、自憐和孤僻,可因軀體疾病后衰弱狀態而促發,也可由于環境的變遷、個體生理心理條件的改變,如月經初潮、絕經期等的疑慮或由于醫務人員言語不當造成。自我暗示或條件聯想,如見友人死于心肌梗塞,使患者對自身輕微胸痛過分關注,或婚外性交后染上性病而產生焦慮與恐懼等。正常人在某一時期過分重視自己的健康,對不嚴重的普通疾病或不適感的疑懼,可出現疑病觀念,但經檢查證實無病,給予適當解釋后可放棄疑病觀念。這類表現則不屬于疑病性神經癥。疑病癥患者通常以身體的某個部位、某**、某臟器有某種不適或疼痛證明自己患了某種疾病,并不斷加以強化,企圖用各種辦法以獲得別人的同情。根據其知識水平的不同,分別認為自己受了“風”、“寒”、“病毒”等侵襲,患了“痹證”、“肝炎”、“肺病”、“癌癥”、“心臟病”等,主訴喉部有異物阻塞,腸子被扭曲,血液在皮下流動,小蟲在體內行走,或為部位不恒定的疼痛。某些病人則訴述聞到某種難聞的怪味,自身形態發生了奇異的變化等。病人可出現緊張、焦慮,甚至惶惶不安,反復要求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并對檢查結果的細微差異十分重視,認為這種差異“證實”了自己疾病的存在。對于別人的勸說和鼓勵不是從正面理解,常認為是對自己的安慰,更證明自己疾病的嚴重性。患者受疑病觀念的驅使,東奔西走,到處求醫,尋求“最新”診斷。作了大量不必要甚至是重復的檢查,對反復檢查的陰性結果常感到不滿,而對于偶然出現的“陽性”結果雖認為抓住了“證據”,但也常感到懷疑。病人除表現有日趨嚴重的疑病癥狀外,其他認識良好,主動求醫,無任何精神衰退,體檢或實驗室檢查均無異常發現,一般診斷較易明確。
2016-02-21 02: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慢性咽炎(ChronicPharyngitis)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慢性炎癥。彌漫性咽部炎癥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癥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癥則多為咽淋巴組織炎癥。本病在臨床中常見,病程長,癥狀容易反復發作慢性單純性咽炎:常用復方硼砂、呋喃西林溶液等含漱,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潔;或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等治療咽部慢性炎癥的喉片;中藥制劑如對慢性咽炎也有一定療效;局部可用復方碘甘油、5%的硝酸銀溶液或10%的弱蛋白銀溶液涂抹咽部,有收斂及消炎作用;超聲霧化可以緩解慢性咽炎的癥狀;一般不需要抗生素治療。
2016-02-20 22: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