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歲 280 斤頻繁晨起腿抽筋如何解決
患者年齡:我31歲,體重280斤,無工作多年一天抱著電腦16小時。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要方便一次已成習慣。我以前抽經是都不嚴重,多在雙腿,腳站直蹬倆下就沒事了。今年春天4月份剛睡醒右腳一粘地,大腿上的一根經就開始抽搐,我想下地用老方法解決。可是左腳一沾地也抽起來,就站不起來了。我想退回床上可是小腿上的經也抽了起來,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勉強躺回去蓋上毯子,可是腳只能放著90度,一動就痛的要死。過1小時才恢復過來。(這是第一次)4-5月份抽過3次。10月份的發了一次好像腿上所有的經都在抽。而后右就大腿內側在沒抽經是也很疼痛。抬不起來,痛的走不了路。過了8天才好。11月2日右腳很多經狂抽,左腳真面小腿下半截的一根經狂抽。抽完后右大腿內側又疼起來,連穿鞋襪都成了問題。每次抽都是在早上起床時急需方便的時候真是受不了。請幫幫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腿抽筋頻繁發作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肥胖、久坐、缺鈣、血管問題、神經受壓等。 1. 肥胖:體重 280 斤屬于嚴重肥胖,會增加腿部負擔,影響血液循環,易導致抽筋。 2. 久坐:每天抱著電腦 16 小時,長期久坐使腿部肌肉緊張,血液流通不暢。 3. 缺鈣:鈣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可引起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導致抽筋。 4. 血管問題:如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等,影響腿部血液供應,引發抽筋。 5. 神經受壓: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可能壓迫神經,導致腿部抽筋和疼痛。 總之,腿抽筋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如血鈣檢測、血管超聲、腰椎磁共振成像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控制體重,避免久坐,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 D,多曬太陽,促進鈣吸收。
2025-01-22 14: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也許受電視廣告的影響,在人們的常識中,腿抽筋和缺鈣似乎可以畫等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腿抽筋未必都是缺鈣,中老年人腿抽筋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癥。 臨床上發現,經常腿抽筋,尤其夜間嚴重的中老年患者,大多有過長期大量補充鈣劑的治療史,但補鈣效果都不明顯。檢查發現,他們中多數人只是輕度缺鈣,但是卻都患有下肢部分動脈完全或不完全閉塞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是因下肢動脈血管壁內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早期癥狀是間歇性跛行。由于一些患者行走較長距離后才出現間歇性跛行,還有患者患有腦梗塞,間歇性跛行不明顯,所以該病早期不易察覺。部分患者甚至被當作一般腰腿痛或缺鈣而長期誤診,個別人甚至誤做了骨科手術。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如未能及時正確治療,患者后期非常痛苦,夜間下肢疼得難以入睡,腿足逐漸潰瘍,最后不得不截肢。 因此,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腦血管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家族史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的癥狀時,應當首先排除臨床較為常見的下肢動脈閉塞癥。而一旦確診為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性閉塞癥,應當停止補鈣等錯誤治療。即使病人合并缺鈣,也應以食補為主,否則會適得其反。病人應多食富含鈣的小魚、小蝦、奶制品等,適當運動,多曬太陽,確實需補鈣者也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服用。 預防下肢動脈硬化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做適當有規律的步行鍛煉,放棄吸煙等不良嗜好,停止吸煙后間歇性跛行可部分改善。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出現足部發涼時要注意保溫,但不可用暖水袋暖腳或熱水泡腳,因可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部分患者因皮膚感覺減退對熱不敏感發生燙傷不愈。還應注意積極治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危險因素。
2016-02-21 11: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和缺鈣有關系,可以補點鈣,多吃排骨.
2016-02-21 05: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此病稱痙攣,是神經系統植物神經損害的臨床表現,需做腦,頸磁共震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再行治療。需幫助發來磁共震為你指導。
2016-02-20 18: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經常抽筋很可能是缺鈣,首先查電解質及微量元素明確有無缺鈣及其他微量元素的缺乏根據檢查情況給予適當的補充,平時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多吃動物肝臟及血制品,吃點蝦皮、堅果等可以補鈣
2016-02-20 18: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抽搐? 抽搐(tic)是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的不自主的肌痙攣收縮,且帶有關節運動。多為全身性對稱性,伴有隨意運動的喪失。臨床表現多為四肢和軀干骨骼肌強直性收縮或陣攣性收縮,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多伴有意識喪失,常反復發作,輕者為局限性抽搐。為軀體或顏面某一局部連續性抽動。抽搐來之較急,大多到急診室就診,可見于多種疾病,且多為嚴重階段,平時需要我們熟記能引起抽搐的各個系統疾病及其他們的抽搐特點、伴隨癥狀,全面有序的進行各個系統檢查,盡早做出病因診斷。異常的肌肉收縮來自肌肉、周圍部位或非神經系統任何水平的障礙,單純來自肌肉的收縮一般指發生于局部肌束的顫動而無關節的運動,如肌束顫動、肌肉顫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