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末梢神經炎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末梢神經損害,表現為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常見原因有營養缺乏、中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障礙等。治療方法包括去除病因、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 1.營養缺乏:長期酗酒、挑食等導致維生素 B 族缺乏,可引起末梢神經炎。補充維生素 B1、B6、B12 等有助于改善。 2.中毒:如重金屬中毒、藥物中毒等。及時脫離中毒環境,使用解毒劑。 3.感染:如細菌、病毒感染。積極抗感染治療,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吉蘭 - 巴雷綜合征。應用免疫調節藥物,如糖皮質激素。 5.代謝障礙:糖尿病導致的神經病變,控制血糖是關鍵,同時使用改善微循環和營養神經的藥物,如依帕司他、甲鈷胺。 末梢神經炎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因和癥狀,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同時,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促進康復。
2025-01-23 13: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因常見有以下幾種:一,中毒:如重金屬,以及有機磷農藥等有機化合物.二,營養代謝障礙:B族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癥,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三,感染:常伴發或繼發于各種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結核,傳染性肝炎,傷寒,腮腺炎等,少數可因病原體直接侵犯周圍神經所致,如麻風神經炎等.四,過敏,變態反應:如血清治療或疫苗接種后神經炎等.五,其它:如結締組織疾病,遺傳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縮癥,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周圍神經炎(Refsum病),遺傳性感覺性神經根神經病等.此外,軀體各種癌癥也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且可在原發病灶出現臨床癥狀之前數月發生,應引起警惕.病理除少數病因(如麻風)所致者周圍神經有炎性改變外,病理改變主要是周圍神經的節段性脫髓鞘改變和軸突變性,或兩者兼有.少數病例可伴有神經肌肉連接點的改變.臨床表現本病由于病因不同,起病可急可緩.主要臨床表現為以肢體遠端為著的對稱性感覺,運動及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且常以下肢較重.一,感覺障礙:初期常以指(或趾)端燒灼,疼痛,發麻等感覺異常或感覺過敏等刺激癥狀為著,逐漸出現感覺減退乃至消失.感覺障礙的分布呈手套或襪套式.少數病人可有深感覺障礙.腓腸肌等處常有壓痛.二,運動障礙:表現為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個別病因(如呋喃西林)所致者反射可活躍.久病后可有肌萎縮.三,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肢端皮膚發涼,蒼白,潮紅或輕度發紺,少汗或多汗,皮肝變薄變嫩或粗糙,指(趾)甲失去正常光澤,角化增強等.由于病因不同上述三組癥狀表現可有差異.如由呋喃西林類中毒,砷中毒等引起者,疼痛常較劇烈;糖尿病引起者有時肌萎縮較顯.臨床表現的輕重程度也不一致,輕者可僅有肢端疼痛,麻木而無感覺缺失或運動障礙,重者也可有肢體癱瘓.預后一般較好.恢復多從肢體遠端開始.診斷和鑒別診斷根據對稱性肢體遠端為著的運動,感覺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特點,本病診斷不難.有時需作肌電圖及神經傳導速度測定或神經,肌肉活檢幫助診斷.病因診斷需根據病史,臨床癥狀特點和有關的化驗檢查結果等確定.部分病人可能找不到明確的病因.鑒別診斷方面應注意排除下列疾病.一,紅斑性肢痛癥:由于血管舒縮機能障礙致肢端小血管陣發性擴張引起的疾病.以雙下肢多見,表現為肢端劇痛,局部皮溫增高,發紅,多汗或輕度凹陷性水腫.發作時將患肢浸于冷水中疼痛可減輕或緩解,受熱后血管擴張可使癥狀加重.二,雷諾病:本病由于肢端小血管間歇性收縮或痙攣致局部缺血引起.以雙上肢多見表現為雙側手指蒼白,發涼,麻木,燒灼感,也可因繼發性毛細血管擴張而呈青紫色.晚期可發紺,潰爛.寒冷時因血管收縮可使癥狀加重.三,癔病性肢體麻木:常由精神因素發病,肢體麻木程度,持續時間長短不一,且有其它癔病癥狀.腱反射多活躍,套式感覺障礙范圍常超過肘,膝關節,或邊界變化不定.治療應以預防為主,如加強勞動保護,預防金屬和農藥中毒,盡量少用呋喃類藥物(如需要服用時,可同時加服維生素B族藥物)等.如發現有神經癥狀和體征時,應盡快解除病因,改善神經營養功能,并增強體質.如重金屬所致者,可使用解毒劑,如二巰基丁二酸鈉(0.5~1.0g加入注射用水20ml靜注1/日),5~10次為一療程;營養代謝障礙所致者,應尋找營養障礙原因并予以相應處理;由糖尿病引起者應同時治療糖尿病.藥物治療可使用神經營養代謝藥和血管擴張藥以促進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
2016-02-20 23: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