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血小板低紫癜出院減藥后不適原因及治療
我得的是原發性血小板低紫癜。現在出院了,一開始吃9片醋酸潑尼松,現在減量中,4片一周后吃三片一周吃了3片一周,出現頭疼乏力惡心的癥狀,感覺有點低燒但是試了試體溫計不燒。請問這是什么原因,是感冒著涼了還是撤藥的原因,需要怎么治療。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原發性血小板低紫癜患者出院減藥過程中出現頭疼、乏力、惡心、低燒感,可能由減藥反應、感冒著涼、藥物副作用、病情反復、心理因素等引起。 1. 減藥反應:醋酸潑尼松減量時,身體可能會暫時不適應,出現一些不適癥狀。 2. 感冒著涼:如果近期有受涼、勞累等情況,可能導致感冒,引起上述癥狀。 3. 藥物副作用:長期使用醋酸潑尼松可能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如胃腸道不適等。 4. 病情反復: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情未完全穩定,可能會有癥狀反復。 5. 心理因素:對疾病的擔憂、焦慮等不良情緒,也可能引發身體的不適感覺。 總之,出現這些癥狀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C 反應蛋白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和保暖。
2025-01-22 14:1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即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最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點是:皮膚,黏膜自發性出血,血小板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數正常或增多,出血時間延長,血塊收縮不良,束臂試驗陽性。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壽命縮短,骨髓中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脾臟無明顯腫大一般治療 急性型及重癥者應住院治療,限制活動,加強護理,避免外傷。禁用阿司匹林等一切影響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以免加重出血。止血藥物對癥處理也很重要,如①止血敏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縮、縮短出血時間,還可加強血小板粘附功能,加速血塊收縮。每次250~500mg,肌肉或靜脈滴注,每次250~750mg加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2~3次/日。②安絡血,可穩定血管及其周圍組織中的酸性粘多糖,使血管脆性減低。10~20mg,每日三次口服,或60~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ml靜脈滴注③抗纖溶藥物,如6-氨基已酸4~6g,加入5~10%葡萄糖水250ml靜脈滴注,后每次用1g維持,一日量最多不超過20g。止血芳酸,每次0.1~0.3g加5%葡萄糖液,靜脈滴注,每日最大量0.6g。止血環酸0.25g,每日3~4次口服,或0.25g靜脈滴注,每日1~2次。可酌情選用。
2016-02-21 06: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