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是否會有毛狀白斑?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會出現毛狀白斑嗎?有的說是會出現,有的說不會出現,只會出現在愛滋病期,不知哪個是正確的!好害怕!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艾滋病急性感染期一般較少出現毛狀白斑,毛狀白斑更多見于艾滋病期。艾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免疫系統受損疾病。其感染過程分為急性感染期、無癥狀期和艾滋病期。 1. 急性感染期:此階段通常發生在感染后的 2 - 4 周,主要表現為發熱、咽痛、盜汗、惡心、嘔吐、腹瀉、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毛狀白斑較少出現。 2. 無癥狀期:患者可沒有明顯癥狀,或僅有輕微的淋巴結腫大。 3. 艾滋病期:免疫系統嚴重受損,容易發生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此時可能出現毛狀白斑。 4. 毛狀白斑特征:為稍隆起的、邊界不清的、呈毛狀的白色斑塊,表面褶皺。 5. 診斷依據:確診艾滋病不能僅依靠癥狀,還需進行 HIV 抗體檢測、核酸檢測等。 總之,不能單純依據是否出現毛狀白斑來判斷是否感染艾滋病。如果有高危行為,應及時進行相關檢測,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2025-01-23 02: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急性感染期之全身癥狀艾滋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最常見的是反復出現的低熱(約占72%),伴有寒戰、消瘦、疲乏無力,體重下降(可達5~22公斤),繼之極度嗜睡無力,不能支持平常的體力活動。慢性腹瀉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明顯的早期臨床表現。并且常找不到發熱、腹瀉和體重減輕的原因。以上癥狀及體征均占總病例數的80%以上。
2016-02-21 04: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艾滋病屬于免疫功能缺陷,急性發病期可以并發很多機會性感染,包括毛狀白斑。
2016-02-20 21:2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急性期不會出現,只有到艾滋病期才會出現。艾滋病臨床表現HIV感染的臨床表現分無癥狀的潛伏和嚴重的機會感染及腫瘤的臨床癥狀。一、無癥狀的潛伏期從感染HIV2-12周后,多者6-8周,抗HIV抗體轉為陽性,此時少數人呈現一過性急性感染癥狀,包括發熱、皮疹、僵直、淋巴結腫大、關節痛、肌痛、斑丘疹、蕁麻疹、腹痛、腹泄及個別病人出現無菌性腦膜炎,查白細胞正常,但單核細胞增多,淋巴細胞比例輕度降低,血小板輕度減少。其后持續呈無癥狀期,待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開始發病,無癥狀期可持續2-5年也有超過15年以上,大多數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長時間沒有癥狀,但可檢出病毒復制。隨著免疫系統損傷,病毒不斷增多,大多數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現相關癥狀,如開始時出現倦怠感,發熱持續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繼而出現腹瀉、盜汗、淋巴結腫脹(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癥狀。當HIV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時,常出現癡呆、健忘等癥狀。如果僅具有病毒抗體,而沒有AIDS的特有的機會感染等癥狀時,稱AIDS相關征候群(AIDS-relatedcomplex,ARC)以及持續性全身淋巴結病(PGL)。HIV感染后經過2-5年最終發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30%左右,而無癥狀的HIV攜帶者占60%左右,從ARC發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為無癥狀的攜帶者。這就給AIDS的預防帶來極大的困難。HIV感染分類及AIDS診斷標準。美國1993年修訂的HIV感染分類系統及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擴增監測艾滋病病例的診斷標準見表1表1美國1993年修訂的HIV感染分類系統及AIDS診斷標準CD+4T淋巴細胞分類臨床分類(A)(B)(C) 無癥狀的,急性(初期)HIV或持續的全身性淋巴結腫大有癥狀,但無A或C的情況有艾滋病指征①≥500/μlA1B1C1②200~499/μlA2B2C2③<200μl(T細胞計數中的艾滋病指征)A3B3C3該標準是根據HIV感染者的臨床表現分成A、B、C三種,又用CD4+T淋巴細胞計數將每個臨床類型分成三個等級,在上述3種臨床分類中,除分類C全部屬艾滋病例外,凡CD4+T淋巴細胞
2016-02-20 18: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