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關節疼痛一年雙手半夜腫脹,能確診痛風關節炎嗎?
肘關節疼痛一年,兩只手半夜腫脹兩個月。檢查抗O正常,類風濕正常,血沉34。血尿酸正常,尿尿酸偏高---1124,能確診是通風關節炎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僅憑目前提供的檢查結果,不能確診為痛風關節炎。還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癥狀表現、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其他檢查結果等。 1. 癥狀表現:痛風關節炎常突發關節劇痛,多在夜間或凌晨發作,受累關節紅腫熱痛。但您的癥狀不太典型。 2. 既往病史:了解是否有其他關節疾病史、代謝性疾病史等。 3. 家族病史:家族中有無痛風患者,這對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 4. 其他檢查:可能需要進一步檢查關節超聲、雙能 CT 等,以明確關節內是否有尿酸鹽結晶。 5. 飲食因素:近期的飲食情況也很重要,高嘌呤飲食易誘發痛風。 6.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影響尿酸代謝,導致血尿酸水平變化。 總之,僅依靠現有的檢查結果不能確診痛風關節炎,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一步評估。建議到正規醫院風濕免疫科就診,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23 13: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尿酸超過正常值一般來說要考慮是痛風可能。這是一個代謝性疾病。如果不控制會導致全身各系統都會出現問題。治療包括:飲食治療應避免進食含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味等含嘌呤最豐富;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亦含有一定嘌呤;水果,蔬菜,牛奶,雞蛋等則不含嘌呤。宜多飲水,以利于血尿酸從腎臟排出。藥物方面可選用降低血尿酸的藥物如別嘌呤醇。
2016-02-21 16: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慢性代謝紊亂疾病。主要臨床特點是體內尿酸產生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減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癥以及反復發作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等。痛風常累及腎臟而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腎結石。 痛風分為原發性痛風和繼發性痛風兩大類。原發性痛風除少數由于遺傳原因導致體內某些酶缺陷外,大都病因未明,并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癥、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及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繼發性痛風是繼發于白血、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溶血性貧血、真性紅細胞增多癥、惡性腫瘤、慢性腎功能不全、某些先天性代謝紊亂性疾病如糖原累積病I型等。某些藥物如速尿、乙胺丁醇、水楊酸類(阿司區林、對氨基水楊酸)及煙酸等,均可引起繼發性痛。此外,酗酒、鉛中毒、鈹中毒及乳酸中毒等也可并發繼發性痛風。臨床診療工作中習慣把"原發性"省略,我們通常所說的"痛風"一般都指原發性痛風而方。飲食治療的原則根據林口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在中華民國79年統計發現,約一半的痛風患者,在急性痛風發作前有誘因存在,其中以啤酒為最重要原因(占60%),其次為海產(18%)、內臟食物(14%),而豆類制品則幾乎很少引起發作,同時根據臺灣、日本及美國學者測量各種豆類的嘌呤含量也不太高,因此可以推翻民間誤傳痛風不可以吃豆類的說法。另一個間接證據是,常吃豆制品的出家人也很少得到痛風。飲食調整建議維持標準的體重:若體重過重應慢慢減肥,不宜快速減肥或斷食,以免因細胞大量崩解產生尿酸而導致痛風發作,減重以每月減輕1公斤以內為宜。在糖類方面:所有根莖類皆可食用,蔬菜類除干的香菇、紫菜不宜大量食用外,如豆芽、豆苗皆可食用,水果則無禁忌。在蛋白質方面:對含有高嘌呤的食物如內臟、魚類(海參、海蜇皮除外),宜減少攝取。在油脂方面:由于高脂肪食物會抑制尿酸排泄,在急性痛風發作期避免大量使用。酒精:酒精在體內會代謝為乳影響尿酸排泄,并且本身會加速尿酸的形成,故患者須禁酒,尤其是啤酒最容易導致痛風發作,應絕對禁止。咖啡及茶則無限制,多喝水則可以促進尿酸排泄及預防尿酸路結石。總而言之,啤酒、內臟及海鮮最好不要攝取,至于豆類根據各方面研究顯示是可以適量食用,除非它確曾引起你的痛風發作。雖然痛風是一種慢性病,只要正確的處理,99%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療。有人聽到尿酸過高就嚴格的限制飲食,因而失去了生活的樂趣,有人則置之不理,導致更嚴重的并發癥,過猶不及都不是正確健康的態度,唯有耐心調整及長期追蹤才是成功治療的不二法門。治療:(一)急性發作期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一般應休息至關節痛緩解72小時后始可恢復活動。藥物治療越早越好,早期治療可使癥狀迅速緩解,而延遲治療則炎癥不易控制。常用藥物有以下幾種:1.秋水仙堿:對本病有特效,開始每小時0.5mg或每2小時1mg,至癥狀緩解或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副反應時停用,一般約需4~8mg,癥狀可在6~12小時內減輕,24~48小時內控制,以后可給0.5mg每日二、三次維持數天后停藥。腸胃道反應過于劇烈者可將此藥1~2mg溶于200ml生理鹽水中于5~10分鐘內緩慢靜脈注入,但應注意勿使藥物外漏,視病情需要6~8小時后可再注射,有腎功能減退者24小時內不宜超過3mg。由于臨床療效卓著,對診斷困難病例可作試驗性治療,有助于鑒別診斷。毒副作用:1、胃腸不適、出血性腸炎;2、白細胞減少;3、再生障礙性貧血;4、脫發;5、肌病;6、肝功能損害;7、精神抑郁等。2.保泰松或羥基保泰松:有明顯抗炎作用,且能促進尿酸排出,對發病數日者仍有效,初劑量為0.2~0.4g,以后每4~6小時0.1g,癥狀好轉后減為0.1g每日3次,連服數日停藥。本藥可引起胃炎及水鈉潴留,在活動性潰瘍病患者及心臟功能不全者忌用。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的副反應偶有發生。3.消炎痛:初劑量25~50mg,每8小時一次,癥狀減輕后25mg每日2~3次連服二、三日,療效與保泰松相仿,副作用有胃腸道刺激、水鈉潴留、頭暈、頭痛、皮疹等,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禁用。毒副作用:1、胃腸反應、出血、潰瘍、穿孔,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禁用;2、皮疹皮炎;3、白細胞、血小板減少;4、頭痛、眩暈;5暫時性人格解體;6、肝腎功能損害。 4.布洛芬(異丁苯丙酸):為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0.2~0.4g每日2~3次,可使急性癥狀在二、三天內迅速控制,本藥副作用較小,對血象及腎功能無明顯影響,偶有腸胃道反應及轉氨酶升高。5.炎痛喜康:藥效時間長,每日20mg一次頓服,偶有腸胃道反應,長期用藥應注意血象及肝腎功能。6.萘普生(消痛靈):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抗炎作用為保泰松的11倍,鎮痛作用為阿司匹林7倍,胃腸道反應較小,口服每天500~750mg,分兩次服用。7.ACTH及強的松:對病情嚴重而秋水仙堿等治療無效時,可采用ACTH25mg加入葡萄糖中靜脈滴注,或用40~80mg發次肌內注射,此藥療效迅速,但停藥后易于"反跳"復發,可加用秋水仙堿0.5mg一日二三次,以防止"反跳"。也可用triamicinolonehexacetonide5~20mg,注入關節炎區治療。口服強的松亦有速效,但停藥容易復發,且長期服用激素易致糖尿病、高血壓等并發癥,因此盡量不用。(二)間隙期及慢性期治療為了預防痛風急性發作。防止各種并發癥的發生,在此階段仍須積極治療。1.一般處理:飲食控制很重要,避免進食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味、蛤蟹等含嘌呤最豐富;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亦含一定量嘌呤;蔬菜、水果、牛奶、雞蛋等則不含嘌呤。肥胖患者必須減少熱卡的攝取,降低體重。宜多飲水以利尿酸排出。避免過度勞累、緊張、飲酒、受冷、受濕及關節損傷等誘發因素。2.降低血尿酸藥物的應用:在經飲食控制而血尿酸濃度仍在7~8mg/dl以上者;每年急性發作在兩次以上者;有痛風石或尿酸鹽沉積的X線證據者;有腎結石或腎功能損害者;均有應用降血尿酸藥物的指征,用藥后如能使血尿酸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常可防止痛風急性發作,防止痛風石形成,減輕腎臟損害。抗高尿酸血癥的治療有促進尿酸排泄和抑制尿酸合成兩組藥物,此兩組藥物均無消炎止痛作用,且在使用過程中有動員尿酸進入血液循環,誘致急性關節炎發作的可能,因此不宜在急性期應用。在選擇哪一組藥物上,常根據患者腎臟功能及24小時尿酸排出量決定,每日排出尿酸量低于600mg及腎功能良好者,可用排尿酸藥,在腎功能減退及每日排出尿酸量高于600mg者,選用抑制尿酸合成藥,在血尿酸增高明顯及痛風石大量沉積的病人,亦可兩者合用,有使血尿酸下降及痛風石消退加快的作用。排尿酸藥目前常用的有以下三種:(1)羧苯磺胺(probenicid丙磺舒):主要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而致利尿酸作用。為防止尿酸自腎臟大量排出時有引起腎臟損害及腎結石的副作用,應用此藥常自小劑量開始,初用0.25g每日2次,兩周內增至0.5g每日3次,最大劑量每日不超過2g,約5%病人發生皮疹、發熱、腸胃刺激、腎絞痛及激起急性發作等副作用。(2)苯磺唑酮(sulfinpyrazone):是保太松的衍生物,抑制腎小管對尿酸的再吸收,排尿酸作用較丙磺舒強,自小劑量開始,50mg每日2次,漸增至100mg每日3次,每日最大劑量為600mg,和丙磺舒合用有協同的療效,此藥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潰瘍病患者慎用。(3)苯溴馬龍(benzbromarone):為強有力的利尿酸藥,在歐洲廣泛應用已有多年,每日一次25~100mg,毒性作用輕微,不影響肝腎功能,很少發生皮疹、發熱,但可有腸胃道反應、腎絞痛及激發急性關節炎發作。 在排尿酸藥物治療過程中,須口服碳酸氫鈉每日3~6g,以堿化尿液,并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以利尿酸排出。 抑制尿酸合成藥物至目前為止只有異嘌呤醇(allopurinol),此藥能抑制黃嘌呤氧化酶,使次黃嘌呤及黃嘌呤不能轉化為尿酸,其本身則在人體內漸漸氧化,生成易溶于水的異黃嘌呤(oxipurinol)經尿排出,并能在PRPP存在下轉變成相應核苷酸,消耗了PRPP,還可以抑制PRPPAT,使IMP合成減少,因而能迅速降低血尿酸濃度,抑制痛風石及腎尿酸結石合成,并促使痛風石溶解,劑量100mg每日3次,可增至200mg每日3次。與排尿酸藥物合用可加強療效,但一般不需聯用。個別病人可有發熱、過敏性皮疹、腹痛、腹瀉、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甚而肝功能損害等副作用,停藥及給予相應治療一般均能恢復,偶有發生壞死性皮炎則病情嚴重,應即搶救治療。用藥期間也可發生尿酸轉移性痛風發作,可輔以秋水仙堿治療。3.秋水仙堿的應用:在痛風反復發作的病人,慢性炎癥不易控制,雖經上述治療,有時仍有局部關節酸痛或急性發作,此時可用小劑量秋水仙堿維持,每日0.5mg或1mg往往足以使癥狀得到控制,但應注意秋水仙堿對骨髓的抑制和對肝腎功能的損害。4.其他:對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尿路感染、腎功能衰竭等伴發或并發癥者,須進行對癥治療。關節活動困難者須予以理療和鍛煉。痛風石潰破成瘺管者應予以手術刮除。(三)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治療各家意見不一,一般認為血尿酸鹽的濃度在8~9mg/dl以下者不須藥物治療,但應避免過食(特別是高嘌呤飲食)、酗酒、過勞、創傷及精神緊張等誘致急性發作的因素。血尿酸過高者應予異嘌呤醇治療。
2016-02-21 15:4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痛風)用烏龜殼*15克,黑木耳10克,煎成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二次,連服5~7天,忌動物內臟、鯉魚、酸物。
2016-02-21 06:4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你患的是痛風,應抓緊治療。
2016-02-21 02: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