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死亡癥狀有哪些?能否放棄治療?
胃癌晚期死亡癥狀有哪些? 胃癌晚期的死亡癥狀可能會出現惡病質,也會出現體質癌癥晚期的臨終癥狀。是不是就不用治療了?麻煩醫生幫我解答,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胃癌晚期患者死亡前可能出現多種癥狀,如嚴重消瘦、疼痛、器官衰竭、意識障礙、呼吸困難等。但即便如此,也不應輕易放棄治療,治療仍可能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姑息治療、心理支持等。 1.嚴重消瘦:由于腫瘤消耗大量營養,患者體重急劇下降,身體極度虛弱。 2.疼痛:癌痛可能非常劇烈,影響患者的生活和休息。 3.器官衰竭:如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影響身體正常代謝。 4.意識障礙:可能出現嗜睡、昏迷等情況。 5.呼吸困難:肺部受累或身體虛弱導致呼吸功能下降。 總之,胃癌晚期雖然病情嚴重,但積極的治療和關懷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痛苦,讓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盡可能舒適和有尊嚴。
2025-01-23 12:4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威 護師
松原市中醫院
二級甲等
腫瘤科
-
疼痛是晚期癌癥病人常見的癥狀,或是由于腫瘤細胞累及器官、骨髓等,或是放、化療反應等導致疼痛。目前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即藥物控制及非藥物控制。此外,催眠術和皮膚按摩術也有一定效果。疼痛是一種主觀感覺,不同人對疼痛有不同反應,同時疼痛又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現象,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在制定疼痛護理計劃時,要根據病人疼痛控制程度不斷修改護理計劃。這個情況考慮是到了生命的晚期的情況的,這個突然發白說明體內發生了一定的變化,造成了這個眼睛的發白的,如果患者的思維混亂,意識不清的情況,應該是晚期的情況.
2016-02-21 17: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您好!請不要過于擔憂,大多數患者被胃癌晚期臨終前癥狀嚴重的病痛所折磨,常可出現疼痛、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大小便失禁等多種癥狀。如能減輕這些癥狀,就可以減輕病人的痛苦,使之獲得舒適感。胃癌晚期的患者大多不適合手術了,很多是采取放化療的治療方式,放化療在治療的同時是有很多的副作用產生讓身體更加虛弱,最好是配合中藥的治療,中藥如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能抑制胃癌細胞的增殖,誘導分化與凋亡。提高胃癌患者的飲食情況,提高生活質量,該類產品口碑較好的是含量達16.2%,為同類產品中最高的。對于晚期死前的胃癌患者來說,盡可能減輕其痛苦是比較重要的,最好能改善患者的飲食情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2016-02-21 16: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胃癌發展到晚期臨終前,患者在心里上往往已完全喪失存活信心,再加上病情惡化疼痛難耐,可以說是身心俱痛。此時,臨終關懷則顯得異常重要。臨終關懷的目的是盡可能地減輕臨終病人心理負擔。中藥輔助治療是目前胃癌治療的新突破,人參中提取的抗癌活性物質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能夠抑制病情發展,抗炎止痛,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目前人參皂苷Rh2的制備技術已非常成熟,人參皂苷Rh2膠囊含量高達16.2%,可以放心選用。
2016-02-21 08: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胃癌晚期癥狀:①腹痛:當胃癌發展擴大,尤其在浸潤穿透漿膜而侵犯胰腺或橫結腸系膜時,可出現持續性劇烈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極少數癌性潰瘍穿孔的患者也可出現腹部劇痛和腹膜刺激征象。②食欲減退和消瘦:癌腫毒素的吸收,可使患者日益出現消瘦、乏力、貧血,營養不良的表現,往往是進行性加重,最后表現為惡病質。
2016-02-21 02: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胃癌是什么引起的? -
Q: 胃癌早或中期僅吃中藥能治好嗎? -
Q: 胃癌進展期能否選擇保守治療? -
Q: 胃炎如何逐步發展為胃癌? -
Q: 晚期胃癌是否還有康復的可能? -
Q: 晚期胃癌還有康復的可能嗎? -
Q: 胃癌術后喝湯惡心嘔吐應如何處理? -
Q: 患上胃癌應如何應對? -
Q: 胃癌擴散患者能否服用胃復春 -
Q: 胃癌術后喝湯惡心嘔吐如何治療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胃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世界上胃癌發病率約17. 6/10萬,據統計占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的首位,在全身癌腫中占第三位。男性居多,男女患者比例為2~3:1。發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據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統計,42%的胃癌患者在我國,其原因可能與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等因素有關。胃癌發病有明顯的地域性差別,在我國的西北與東部沿海地區胃癌發病率比南方地區明顯為高。好發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病率之比為2:1。由于飲食結構的改變、工作壓力增大以及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等原因,使得胃癌呈現年輕化傾向。胃癌可發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其中半數以上發生于胃竇部,胃大彎、胃小彎及前后壁均可受累。絕大多數胃癌屬于腺癌,早期無明顯癥狀,或出現上腹不適、噯氣等非特異性癥狀,常與胃炎、胃潰瘍等胃慢性疾病癥狀相似,易被忽略,因此,目前我國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仍較低。胃癌的預后與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組織類型、生物學行為以及治療措施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