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歲小兒肚臍周圍常疼,腸痙攣怎么辦
小兒今年6歲了,最近肚臍周圍經常疼,到醫院做b超驗血都正常,可是就是肚子疼,醫生診斷為腸痙攣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一周目前一般情況:不間斷的疼痛病史:第一次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小兒肚臍周圍經常疼,診斷為腸痙攣,可能由飲食不當、腹部著涼、腸道感染、腸道寄生蟲、精神因素等引起。 1. 飲食不當:如果孩子經常暴飲暴食,或食用過多生冷、辛辣、油膩食物,會刺激腸道,引發腸痙攣。要調整飲食結構,以清淡、易消化為主。 2. 腹部著涼:孩子腹部保暖不足,受到寒冷刺激,可導致腸痙攣。注意腹部保暖,適當增添衣物。 3. 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腸道,引起炎癥,可能誘發腸痙攣。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利巴韋林等。 4. 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也會出現腸痙攣。可使用驅蟲藥,如阿苯達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 5. 精神因素:孩子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時,可能導致腸痙攣。家長要多關心孩子,幫助其緩解不良情緒。 總之,腸痙攣在小兒中較為常見,家長不必過于緊張。但如果孩子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23 17: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不要太擔心,沒什么大礙,可以貼幾張丁桂齊貼,休整幾天癥狀會慢慢消失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胃腸部位不要受涼,避免刺激,特別是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可以用熱水袋悟嬰兒腹部。感謝您的咨詢,祝好!
2016-02-21 19: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主要調節胃腸道功能,應用654-2止疼治療。
2016-02-21 1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腸痙攣多發于健康嬰兒,常在夜間發作,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發作時面色潮紅,腹部脹而緊張,雙手緊握,發作間歇全腹柔軟。B超檢查沒問題的話可以排除腸套疊或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如果B超醫生技術夠好的話),腸系膜淋巴結炎疼痛多見于右下腹及臍周,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胃腸炎病史。腸痙攣的話將寶寶換個環境,空氣清新的地方,患兒很容易安靜下來入睡。不需要吃什么藥。
2016-02-21 13: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小兒腸痙攣,屬中醫腹痛范疇。為兒科常見病,好發年齡在5~15歲,每月發作或每周發作2~3次。一般在早晨起時、空腹或進餐時突然臍周腹痛,呈痙攣性發作,一般半小時左右可自行緩解。目前西醫對本病病因尚不明了,也無理想的西藥。詢問病史,多數患兒都在暑熱季節過食冷飲、貪涼露宿空調冷氣房間,腹部受涼所致。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過食生冷,寒邪直中胃腸,寒凝氣滯,氣血經脈受阻不通而現痙攣性腹痛。治宜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自擬烏茴萸蔻芍甘湯,方用烏藥、小茴香、吳茱萸、肉豆蔻、木香、香附、枳殼、白芍、炙甘草等。方中烏藥、小茴香、吳茱萸、肉豆蔻等溫中散寒、消除積冷,白芍、甘草緩急解痙;再以木香、香附、枳殼等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為佐使,每獲卓效。例2:張某某,男,9歲。1998年2月12日初診。陣發性臍周腹痛反復發作7個月余。多在空腹或進食時疼痛明顯,時痛時止,痛時汗出,面色蒼白,約15分鐘后自行緩解,曾在某衛生院服過“腸蟲清”,未見蛔蟲排出。服用過其他西藥、中成藥等,腹痛依然。并在某醫院行B超、胃腸電圖及各種化驗,未見異常病變,轉我院門診。診見臍周腹痛,時痛時止,神疲乏力,時有惡心嘔吐,納食不振,大便溏軟。舌淡紅苔白,脈來細緩。詢其病因,自去年暑期后開始腹痛,有過食冷飲史。診為腸痙攣。治當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處方:烏藥6g,小茴香3g,白芍12g,枳殼6g,制香附6g,吳茱萸3g,煨肉豆蔻3g,木香3g,雞內金6g,炒山楂、神曲各6g。服3劑后,腹痛已除,胃納亦振。再進3劑而愈。
2016-02-21 11: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