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尿崩癥是可以治療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病因治療、飲食調整等。治療效果因個體差異、病情嚴重程度以及治療的及時性和合理性而異。 1. 藥物治療:去氨加壓素是治療尿崩癥的常用藥物,能減少尿液生成。氫氯噻嗪可通過影響腎臟對電解質的重吸收發揮作用。卡馬西平能促進抗利尿激素的釋放。 2. 病因治療:如果是由于顱內腫瘤等原因導致的尿崩癥,可能需要手術切除腫瘤。 3. 飲食調整:適當控制飲水量,避免過度飲水導致水中毒。增加鹽分攝入,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 4. 生活管理: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勞累和精神緊張。 5. 定期復查:監測尿量、尿比重、血電解質等指標,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尿崩癥患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多數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質量。但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身體變化,及時與醫生溝通。
2025-01-22 15: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治療:1.中樞性尿崩癥(1)病因治療:針對各種不同的病因積極治療有關疾病,以改善繼發于此類疾病的尿崩癥病情.(2)藥物治療:輕度尿崩癥患者僅需多飲水,如長期多尿,每天尿量大于4000ml時因可能造成腎臟損害而致腎性尿崩癥而需要藥物治療.①抗利尿激素制劑:A.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此藥為一種人工合成的精氨酸加壓素的類似物,近年已廣泛用于治療尿崩癥,由于其結構中氨基端半胱氨酸脫去了氨基,因而能抗拒氨基肽酶的分解作用,使其半衰期延長為加壓素的3倍以上;另外在第8位上以右旋精氨酸替代精氨酸,則降低了加壓活性,其利尿活性與血管加壓作用由天然抗利尿激素的450和450分別變為1200和0.5抗利尿作用加強而無加壓作用,副作用減少.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為目前治療尿崩癥的首選藥物,可由鼻黏膜吸入,2次/d,每次10~20µg(兒童患者為每天2次,每次5U或1次/d,每次10~15µg),肌內注射制劑每毫升含4U,1~2次/d,每次1~4µg(兒童患者每次0.2~1µg).90年代開發出DDAVP的口服劑型去氨加壓素(商品名為彌凝),為第1個肽類激素口服劑型,劑量為每8小時1次,每次0.1~0.4mg.由于其價格昂貴,部分患者也可睡前服用1次,以控制夜間排尿和飲水次數,得到足夠的睡眠和休息.去氨加壓素(彌凝)安全性較好有人報道尿崩癥孕婦服用去氨加壓素(彌凝)仍是安全的,并不構成對嬰兒的威脅.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從鼻噴霧制劑轉換為口服制劑(即彌凝)的劑量比例約為20倍.由于個人對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反應性不一樣劑量應個體化,部分病例應用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后因過分的水負荷,可在完全無癥狀的情況下表現有血滲透壓下降過剩的水排除延遲,嚴重者致水中毒故建議每天劑量應分2~3次給予,切忌每天給1次大劑量.對于嬰兒和幼童或有中樞神經損害的病人在用藥期間需每天計算液體出入量,以保持適當的出入平衡,或調整1-脫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的用量,保持每天有約2h的稀釋尿.B.長效尿崩停(鞣酸加壓素油劑):每毫升油劑注射液含5U從0.1ml開始肌注,必要時可加至0.2~0.5ml療效持續5~7天,長期應用2年左右可因產生抗體而減效,過量則可引起水分潴留,導致水中毒故因視病情從小劑量開始,逐漸調整用藥劑量與間隔時間.C.垂體后葉粉鼻吸入劑(尿崩停):每次吸入20~50mg,每4~6小時1次,長期應用可致萎縮性鼻炎,影響吸收或過敏而引起支氣管痙攣,療效亦減弱.D.尿崩靈(賴氨酸血管加壓素粉劑):為人工合成粉劑,由鼻黏膜吸入,療效持續3~5h,每天吸入2~3次,長期應用亦可發生萎縮性鼻炎.E.神經垂體素水劑:皮下注射,每次5~10µg,2~3次/d作用時間短,適用于一般尿崩癥,注射后有頭疼,惡心嘔吐及腹疼不適等癥狀,故多數患者不能堅持用藥.F.抗利尿素紙片:每片含AVP10µg,可于白天或睡前舌下含化,使用方便,有一定的療效.G.神經垂體素噴霧劑:賴氨酸血管加壓素與精氨酸血管加壓素均有此制劑,療效與粉劑相當,久用亦可致萎縮性鼻炎.②口服治療尿崩癥藥物:A.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小兒每天2mg/kg,成人每次25~50mg,3次/d服藥過程中應限制鈉鹽攝入,同時應補充鉀(每天60mg氯化鉀).其作用機制可能系利鈉大于利水,血容量減少而刺激AVP分泌與釋放,腎小球濾過率減少,適用于輕型或部分性尿崩癥及腎性尿崩癥,長期服用可能會損害腎小管濃縮功能,需長期補鉀易引起胃腸道副反應,血糖,血尿酸水平升高.B.氯磺丙脲:每次0.125~0.25g,1~2次/d.服藥24h后開始起作用,4天后出現最大作用,單次服藥72h后恢復療前情況.其作用機制可能是增加遠曲小管cAMP的形成,刺激下丘腦視上核或神經垂體促進AVP的合成與釋放.也有人認為該藥可加強AVP作用于遠曲小管上皮細胞受體,從而增加AVP的周圍作用,其副作用為低血糖,白細胞減少肝功能損害,低血鈉或水中毒.與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合用可減少低血糖反應C.氯貝丁酯(安妥明)(atromid-s,或clofibrate):用量為每次0.5~0.75g,3次/d,24~48h迅速起效,可使尿量下降,尿滲透壓上升.本為降血脂藥物,其抗尿崩作用可能是興奮下丘腦分泌釋放AVP或可能延緩AVP降解.與DDAVP合用,可對抗耐藥,長期應用有時可致肝損害肌炎及胃腸道反應.D.卡馬西平(酰胺咪嗪,carbamazepinetegretol):本為抗癲癇藥物,其抗尿崩作用機制大致同氯磺丙脲,用量每次0.1g,3次/d,作用迅速尿量可減至2000~3000ml,副作用為頭痛,惡心,疲乏,眩暈,肝損害與白細胞減低等.E.吲噠帕胺(壽比山):本為利尿,降壓藥物,其抗尿崩作用機制可能類似于氫氯噻嗪(雙氫克尿噻),用量為每次2.5~5mg1~2次/d.用藥期間應監測血鉀變化.2.腎性尿崩癥由藥物引起的或代謝紊亂所致的.腎性尿崩癥,只要停用藥物,糾正代謝紊亂,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為家族性的,治療相對困難,可限制鈉鹽攝入,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如吲哚美辛(消炎痛)上述治療可將尿量減少80%.3.其他治療(1)中醫中藥治療:以補腎,滋陰,生津益氣為主,佐以固腎,可用生脈散知柏地黃丸或湯劑,縮泉丸(散),桑螵蛸,熟地,黃芪,菟絲子,龍骨,牡蠣,萸肉山藥,杞子和甘草等.(2)病因治療:如手術切除腦瘤,治療全身性疾病等.(3)飲食方面應限制鈉鹽,咖啡,茶類,并適當補充糖蛋白質與多種維生素等.
2016-02-21 19:3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尿崩癥是由于腦下垂體后葉激素之一的抗利尿激素的缺乏所引起的腎臟排出水分增加的現象.原因是腎細尿管的再吸收受到影響.治療宜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健脾補腎,補氣生津,滋陰助陽,益氣固澀
2016-02-21 19: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確診尿崩癥后有哪些治療辦法 -
Q: 尿崩癥患者的病情預后如何? -
Q: 孩子多尿一定是尿崩癥嗎?尿崩癥癥狀有啥 -
Q: 尿崩癥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
Q: 尿崩癥是否有治愈的可能 -
Q: 尿崩癥患者適宜的飲食有哪些 -
Q: 腎源性尿崩癥有哪些有效的治療手段 -
Q: 尿崩癥患者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
Q: 腎源性尿崩癥有哪些典型癥狀? -
Q: 尿崩癥有哪些典型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