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歲女產后病情變化及治療相關疑問
年齡:23性別:女精神飲食睡眠大小便正常,體重因為藥物關系稍有增加懷孕期間白細胞正常,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血小板稍低,伴有牙銀出血,有過兩次便血,每次都是一兩滴,其他一切正常。09年11月份入院等待分娩,血小板22,期間做過一次骨穿,骨髓不太正常09年12月1日分娩,血小板17,輸血小板后成功順產分娩十天后因子宮炎癥發高燒,在當地縣醫院住院,高燒不退,后專入廣州省醫,骨穿兩次.都不太理想,肝脾等正常入院后高燒斷斷續續六天,高燒退后第五天開始治療退燒后治療三天后拿藥回家,藥量一個月,服藥二十天后情況穩定,二次住院觀察,白細胞4.82,紅細胞2.89,血紅蛋白87,血小板56,當時檢查出肝功能因藥物副作用其中一項數值大量偏高到467,正常數值5-40,二次住院18天主要對肝的治療.出院時白細胞4.0,紅細胞3.09,血紅蛋白111,血小板67,骨髓開始轉好出院后第三天檢查,白細胞6.0,紅細胞3.09,血紅蛋白121,血小板105。目前情況很穩定,每天堅持運動等等,就是比以前胖了很多,目前58公斤。我一直都聽說中藥很好,但是又不敢亂投醫,西藥副作用又太大了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該患者產后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血小板減少、高燒、肝功能異常等,經過治療病情逐漸好轉。涉及疾病原理、治療方法、藥物副作用、康復注意事項等。 1.疾病原理:產后身體處于特殊生理狀態,易出現內分泌和免疫調節變化。血小板減少可能與自身免疫、骨髓造血功能異常等有關。高燒可能是子宮炎癥引發的感染。肝功能異常多因藥物副作用。 2.治療方法:針對血小板減少,輸注血小板是緊急措施。高燒以抗感染治療為主。肝功能異常則需保肝治療。 3.藥物副作用: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肝腎功能、造血系統等,如某些抗生素可能導致胃腸道不適、肝損傷。 4.康復注意事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 5.中醫調理:可在專業中醫指導下,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調理,但不能替代西醫治療。 患者經歷了復雜的病情變化,通過綜合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后續仍需密切關注身體狀況,遵循醫囑,以促進全面康復。
2025-01-23 23: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再障(APlasticAnehaa)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外用血全血細胞減少,臨床以貧血、出血、感染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根據其病因,再障可分為先天性(原因尚示明了)與繼發性兩種,先天性再障多在10歲前發病,繼發性再障的發生與物理因素(如電離輻射)、化學因素(藥物與化學品如氯、合霉素、保泰松、磺胺藥、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西咪替丁、氯丙嗪、抗癌劑、有機磷家藥和染發劑等)、生物因素(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感染如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傷寒)等導致骨髓造血干細胞缺陷,造血微環境改變及免疫抑制異常有關。首先,我先介紹一下食補,你可以用大棗、桂圓、枸杞、紅豆、花生、銀耳、蓮子煮成湯,經常喝,可以提高血相。但這只是輔助治療。中藥方面,像菟絲子、女貞子、仙鶴草、何首烏、枸杞子等藥品也是可以治療的。你最好請教一下血液科中醫專家你最好以西醫為主治,中醫、食補為輔助治療,平時不要勞累過度,盡量少運動。以上建議只屬于我的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我不負任何責任。你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治療,一切服從醫囑?,F在全國血液病西醫最好的就是人民醫院,中醫最好的就是西苑中醫醫院(西苑是中西結合)
2016-02-22 00:5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您好,首先感謝您的提問,可以使用中藥進行調理,但是中藥調理效果可能會慢一些意見建議:鑒于您的情況,如果嫌西藥的副作用大得話,那么只能中藥慢慢調理
2016-02-21 06: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再生障礙性貧血? 再生不良(低下)性貧血,又稱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d hypoplastic anemia)是一組由于化學、物理、生物因素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細胞損傷,外周血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征的疾病。臨床上將無原因可查者稱為原發性再障,有病因可查者稱為繼發性再障。據國內統計前者占再障病例的70%~80%,后者約占12%~30%。國外報道各占50%左右。另有一些再障(如Fanconi綜合征和暫時性骨髓抑制)的病程和預后均不同于慢性繼發性再障。再生障礙性貧血在我國發病不多,每年0.74/10萬人口,其中每年有0.14/10萬人口為重型再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