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瘰疬分枝桿菌感染的原因及治療方法是什么?
前幾天我陪大舅去檢查身體,結果得了瘰疬分枝桿菌感染,我就卻一無所知啊,真的很好奇為什么自己會患上了這種疾病的?請問有的辦法可以治療嗎?謝謝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瘰疬分枝桿菌感染的發生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自身免疫力下降、接觸感染源、皮膚損傷、原有基礎疾病、環境因素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自身免疫力下降:當身體的免疫功能減弱時,抵御病原體的能力降低,容易受到瘰疬分枝桿菌的侵襲。 2.接觸感染源:接觸攜帶瘰疬分枝桿菌的患者或其分泌物、污染物,可能導致感染。 3.皮膚損傷:皮膚出現破損,為細菌入侵提供了通道。 4.原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統疾病等,會增加感染的風險。 5.環境因素:長期處于衛生條件差、人員密集且通風不良的環境中,感染幾率增加。 治療方面,常用的藥物有克拉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對于局部形成膿腫或病灶較大的情況,可能需要手術清創或切除。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要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總之,瘰疬分枝桿菌感染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爭取早日康復。
2025-01-23 20: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華芳 主治醫師
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
一級
中醫傷科
-
你好,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組織培養在暗處可產生黃色素為其特點,在30℃及37℃2~3周在羅氏培養基上產生菌落,25℃以下不生長。若先在37℃培養3天再改在25℃培養可迅速生長。臨床表現為外傷后10天至數月發生肉芽腫性結節也可呈類丹毒樣外觀。
2016-02-22 00: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在自然界廣泛分布,組織培養在暗處可產生黃色素為其特點,在30℃及37℃2~3周在羅氏培養基上產生菌落,25℃以下不生長。若先在37℃培養3天再改在25℃培養可迅速生長。臨床表現為外傷后10天至數月發生肉芽腫性結節也可呈類丹毒樣外觀。
2016-02-21 23: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可自愈,用磺胺托嘧啶(磺胺甲氧嘧啶)、鏈霉素、卡那霉素等有效的抗生素及菌苗治療可加快痊愈。可自愈。1年內愈后而留有瘢痕。真皮及皮下組織呈非特異性慢性炎癥性肉芽腫改變
2016-02-21 17: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