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木亢盛的治法主要有疏肝理氣、清肝瀉火、平肝潛陽、滋水涵木、瀉南補北等。 1.疏肝理氣:通過調理肝氣,使其舒暢條達。常用藥物有柴胡、郁金、青皮等。適用于肝氣郁結所致的脅肋脹痛等癥狀。 2.清肝瀉火:清除肝火,緩解火熱之邪。如龍膽瀉肝丸,藥物有龍膽草、梔子、黃芩等,用于肝火上炎的頭暈頭痛等。 3.平肝潛陽:平抑肝陽,使上亢之陽潛降。常用天麻、鉤藤、石決明等,針對肝陽上亢的眩暈耳鳴。 4.滋水涵木:滋養腎陰以涵養肝陰。代表藥有熟地、山茱萸、枸杞等,適用于肝腎陰虛。 5.瀉南補北:瀉心火、補腎水。可選用黃連、麥冬、生地等,用于心肝火旺、腎陰不足。 這些治法相互配合,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體質,靈活運用,以達到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的目的。但用藥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025-01-23 2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氣來源于脾腎,出入升降于肺,疏散發泄于肝,帥血貫脈行于心。
2016-02-22 04: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中醫學認為,脾開竅于口,心開竅于舌,腎脈連咽系舌本,兩頰與齒齦屬胃與大腸,任脈、督脈均上絡口腔唇舌,表明口瘡的發生與五臟關系密切。《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口瘡之火,不獨責之于心。平時憂思惱怒,嗜好煙酒咖啡,過食肥甘厚膩,均可致心脾積熱、肺胃郁熱、肝膽蘊熱,發為口瘡多為實證;腎陰不足,虛火上炎,發為口瘡多為虛證;年老體弱,勞倦內傷,損傷脾胃,可致中焦樞紐失司,上下氣機不通,上焦之陽不能下降,下焦之陰不能上行,心火獨盛,循經上炎,也可發為口瘡,此多為虛證。臨床辨治體會如下:一、心脾蘊熱證主要表現為舌尖、舌邊、舌面,或齒齦,或兩頰部口瘡反復發作,潰瘍表面覆蓋黃苔,中間基底部凹陷,四周隆起,紅腫熱痛,口苦口臭,心煩燥熱,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滑。證屬心脾熱盛,肌腐生瘡。治宜清熱瀉火,生肌療瘡。方用自擬瀉心療瘡湯:黃芩15g,黃連5g,大黃10g,赤白芍各15g,蓮子心3g,生甘草5g,虎杖15g,炒梔子10g。二、虛火上炎證主要表現為口瘡反復發作,疼痛不堪,潰瘍表面覆蓋白苔,中間基底部凹陷,四周略隆起,色不紅,氣短乏力,煩熱顴紅,口干不渴,小便短赤,舌尖紅苔少或有裂紋,脈略細數。證屬肝腎不足,虛火上擾。治宜養陰生津,滋陰降火。方用自擬滋陰療瘡湯:生熟地各15g,北沙參15g,山萸肉10g,山藥10g,丹皮15g,澤瀉15g,茯苓20g,知母10g,黃柏10g,麥冬15g,當歸10g,生黃芪15g。口瘡多為陽明胃火內盛,或少陰心火獨旺,所以,在飲食上,適宜吃清淡食品,宜吃性涼食物,宜吃具有清熱祛火,生津養陰作用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吃煎炒烘烤、容易上火的食物,忌吃性屬溫熱助陽的食物,忌吃煙與酒。
2016-02-21 12: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