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膽囊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如飲食不規律、膽囊慢性炎癥、膽囊結石刺激、遺傳因素、年齡增長等。 1.飲食不規律:長期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或經常不吃早餐,會影響膽汁的正常排泄和代謝,增加膽囊息肉的發生風險。 2.膽囊慢性炎癥:反復的膽囊炎癥刺激膽囊壁,導致膽囊壁增生,可能形成息肉。 3.膽囊結石刺激:結石在膽囊內移動摩擦膽囊壁,易引起膽囊壁組織異常增生,進而產生息肉。 4.遺傳因素:部分膽囊息肉的發生與遺傳相關,如果家族中有多人患有膽囊息肉,自身患病的概率可能增加。 5.年齡增長:隨著年齡的增長,膽囊功能逐漸減退,膽囊壁細胞易發生異常增生,形成息肉。 總之,膽囊息肉的形成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發現膽囊息肉,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息肉的大小、數量、癥狀等綜合判斷,決定治療方案。
2025-01-23 12: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膽囊息肉是膽囊粘膜上的一種“增生性組織”。“膽囊息肉”大部分病人是良性的,對于較小的,譬如幾毫米大的。如果沒有癥狀可以隨訪(過3~6個月復查).另外,有部分病人的息肉會惡變,因此對較大的息肉譬如大于8毫米,伴有癥狀的,同時有膽結石的病人,還是手術較安全.手術分“切膽術”和“保膽取息肉”兩種.我個人偏向于“保膽”.因為90%以上的息肉是良性的,保膽取息肉手術風險小、痛苦輕、恢復快。所以手術中明確是良性的,便可以取出息肉同時保留下功能良好的膽囊.何樂而不為呢?
2016-02-21 17: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膽囊息肉是一種多發病,分為單發性膽囊息肉和多發性膽囊息肉兩種,得了此病,一般需要手術治療。對于息肉較小,又不愿意手術者,應當嚴密隨訪,定期復查B超,如發生變化應盡早手術,現在膽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鏡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
2016-02-21 13: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膽囊息肉病變臨床并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癥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最好是手術治療比較好,以免惡變,手術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即①單發,無蒂息肉;②息肉直徑大于1cm;③基底寬度;④50歲以上有癥狀的息肉;⑤膽囊壁增厚;⑥位于膽囊頸部的息肉樣病變.當然還要注意低脂飲食和口服熊去氧膽酸減輕癥狀.
2016-02-21 07: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一般可用膽通治療。忌過油膩食品不能暴飲暴食.多喝開水
2016-02-21 06: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