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皮膚癬菌病是由皮膚癬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需進行真菌鏡檢、真菌培養、組織病理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等。同時,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傳染。 1.真菌鏡檢:通過顯微鏡觀察皮損處的樣本,查找真菌菌絲和孢子,能快速初步判斷是否有真菌感染。 2.真菌培養:可明確真菌的種類,有助于選擇更精準的治療藥物。 3.組織病理檢查:對于疑難病例,能更深入了解病變情況。 4.外用藥物:如克霉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等,能直接作用于皮損處。 5.口服藥物:伊曲康唑膠囊、氟康唑膠囊、特比萘芬片等,適用于病情較重或外用藥物效果不佳者。 皮膚癬菌病的診斷和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檢查和方法。患者在治療期間要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
2025-01-25 17: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皮膚癬菌癥是由于原發真菌感染灶(手,足癬或體,股癬)釋放的真菌抗原,被吸收入血液循環,而導致的遠隔部位繼發的變態反應,出現濕疹樣的皮疹.皮膚癬菌癥在較少見的情況下會引起深部組織感染.表現為蜂窩織炎,毛囊炎,膿癬,皮下組織膿腫,淋巴結膿腫,肉芽腫,足菌腫,疣狀增生等.
2016-02-22 07: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以紅色毛癬菌為例,可引起表皮改變包括伴角化過度的慢性皮炎,角化不全,顆粒形成增多或減少,棘細胞層水腫,單核細胞侵入和中、重度棘皮癥。其他改變包括多環紅斑樣損害時呈表皮下水皰,變應性血管炎致血管改變,伴有淋巴細胞、組織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
2016-02-22 02: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皮膚癬菌病的多種臨床表現是真菌對角化組織直接損傷(主要是毛發和甲)和宿主炎癥反應的結果,后者變化多樣。對紅色毛癬菌的干燥型感染可見單純的角化過度,而親動物性皮膚癬菌所致的炎癥明顯的膿癬則表現為膿皰。
2016-02-21 23: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外治法:可根據病情酌情選用下列諸方:①癬藥水,用毛筆蘸涂擦患處,每日2~3次.②滅癬靈,醋調膏,涂患處.③癬可凈,水煎坐浴.④汗斑方,調搽.⑤槿酒擦劑,外擦,每日1~次.⑥雄黃解毒散,醋調搽西醫治療: 1.內治法:制毒菌素片100萬u,每日3次,口服.并內服復合維生素B,也可口服克霉唑,曲古霉素. 2.外治法:常用的藥物有10%~20%冰醋酸溶液,復方雷鎖辛擦劑,20%~40%硫酸鈉,5%水楊酸酒精,1%克霉唑霜,汗斑藥不,復方苯甲酸軟膏,殺烈癬軟膏,雙氯苯咪唑霜,十一烯酸藥水,噻苯達唑霜,月桂酸酒精等. 3.紫外線照射,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
2016-02-21 15: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