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癔癥運動障礙軀體化障礙是一種心因性疾病,其發病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能否治愈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患者的心理狀態、治療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家庭支持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等。 1.病情嚴重程度:輕度患者癥狀相對單一,通過治療恢復較好;重度患者癥狀復雜,治療難度較大。 2.心理狀態:患者積極樂觀,愿意配合治療,有助于康復;反之,消極抵觸則影響療效。 3.治療及時性:早期發現并接受規范治療,治愈可能性高;延誤治療可能使病情加重。 4.治療有效性: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暗示療法等;藥物治療常用的有抗焦慮藥如地西泮、勞拉西泮,抗抑郁藥如舍曲林、氟西汀等。 5.家庭支持:家人的理解、關心和支持,能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康復環境。 6.患者配合程度:患者嚴格遵循醫囑,積極參與治療和康復訓練,對治愈至關重要。 總之,雖然癔癥運動障礙軀體化障礙的治療具有一定挑戰性,但通過綜合治療和患者自身的努力,很多患者能夠有效控制癥狀,甚至達到治愈。
2025-01-23 17: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遺傳學因素軀體化障礙具有家族聚集性特點。研究顯示,患者女性一親屬中約20070達到軀體化障礙診斷標準。軀體化障礙的家聚集性可以受到遺傳、環境因素或兩者共同的影響。寄養子究發現,若是女性在3歲前被寄養,并且其養父母有酗酒或反社會的問題,她們罹患軀體化障礙的風險增加5倍。隨著寄養父母社會地位的不同,寄養子罹患軀體化障礙的風險也會相應改變。二、生物學因素早期的“癔癥性”信息處理理論認為,患者大腦對信息的加工缺陷導致了許多臨床癥狀,這種缺陷可能是軀體化障礙患者及其生物學親屬軀體不適、癥狀無明確定位的精神狀態和病理性贅述及一些社會、人際關系、職業功能受損等的基礎。神經心理實驗結果提示軀體化障礙患者注意和記憶功能缺陷。功能性神經影像學研究進一步發現軀體化障礙患者的一些特點,如雙側額葉對稱性功能缺陷,優勢大腦半球的功能障礙抑郁障礙患者更嚴重(亦見諸于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非優勢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礙比后部的嚴重等。聽覺誘發電位檢查也證實軀體化障礙患者多伴有皮質功能異常。
2016-02-22 09: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