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易流鼻血,中藥效果短,為何一直流?
我小的時候就很容易就會流鼻血的了,只要吃一點點上火的東西我都會流的,到現在長大,媽媽給我煮了一些中藥喝,效果是有,但是維持的時間不長的,那之后就會一直流鼻血了,我這是怎么的一回事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從小就容易流鼻血,且中藥效果不佳仍持續流鼻血,可能是鼻腔局部因素,如黏膜損傷、炎癥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像血小板減少、高血壓等;還可能與不良習慣、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關。 1.鼻腔局部因素:鼻腔黏膜干燥、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鼻炎、鼻竇炎等炎癥刺激也可導致鼻黏膜充血、腫脹,易引發鼻出血。 2.全身性疾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疾病會影響凝血功能,導致鼻出血。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時,血管壓力增大,易引起鼻出血。 3.不良習慣:經常挖鼻、用力擤鼻等,會損傷鼻黏膜,造成鼻出血。 4.環境因素:空氣干燥、高溫環境使鼻黏膜水分蒸發過快,容易出血。 5.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因遺傳因素導致鼻黏膜血管結構異常,易發生鼻出血。 總之,鼻出血的原因較為復雜。如果經常鼻出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鼻內鏡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挖鼻、用力擤鼻,保持鼻腔濕潤。
2025-01-25 20: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單側鼻腔出血多是局部原因引起的,雙側鼻腔出血則以全身性疾病為多見。鼻前部出血以兒童、青年為多,常以外傷、鼻炎和維生素缺乏引起;鼻后部出血多見于成年或老年患者,多由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引起。小兒常可因挖鼻、鼻腔內塞入異物及鼻外傷引起鼻出血。氣候變化、情緒激動、疲勞、打噴嚏、甚至擤鼻等皆可成為鼻出血之誘因。抑制鼻血五法①束中指根鼻子出血時,可立即用布條、細繩或橡皮筋把中指指根捆住(不必太緊),便可止血。左鼻孔出血捆右中指根,右鼻孔出血捆左中指根。兩鼻孔同時出血將兩中指根都捆住。②醋棉球堵鼻流鼻血時,用藥棉蘸醋塞入鼻孔,即可止血。③韭菜丸堵鼻流鼻血時取適量韭菜搗爛,做成小丸塞入流血鼻孔,可立止出血。④蒜泥敷腳心鼻出血不止時,取大蒜適量,去皮搗成泥,敷在腳心上,用紗布包扎好,可以止鼻血。
2016-02-22 12: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但是約有一半人找不出原因。鼻腔黏膜中的微細血管分布很密,是很敏感且脆弱,容易破裂而致出血。一般情況下,鼻腔血管破裂性流血并不需要特別治療。鼻子出血與肺熱有關系,人就應該在飲食,生活上盡量避免導致肺熱的情形發生。要少喝酒,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吃一切可能生熱的食物。相反,可以多吃一些如苦瓜、綠豆湯、西瓜、冷飲等清熱降火的食物。
2016-02-22 06: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看你說的情況,那像經常有流鼻血的情況下,通常是要考慮鼻粘膜破裂有關,也可能有鼻部其他的病情引起的,不過也要考慮是否和血液方面有關的那如果說流鼻血的癥狀持續時間較長了,還是應該能去醫院詳細的檢查看看也好的,這時通過醫生的檢查后看看具體的病因后在進行對癥治療也好的
2016-02-22 04: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這種情況要注意慢性鼻炎等疾病造成的可能,以及鼻粘膜陳舊性損傷等原因造成的可能,也要注意血液疾病造成的可能。注意對患處的保護,不要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要有患處的損傷,必要時到耳鼻喉科及時的檢查。
2016-02-22 04: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出血? 鼻出血不論何因,凡血液從鼻腔黏膜流出,均稱為鼻出血,又稱鼻衄。是臨床常見癥狀之一,鼻出血多為單側,出血量多少不一,輕者僅鼻涕中帶血,重者可致失血性休克;反復出血則可導致貧血,用手指壓迫鼻翼5~10分鐘,通常可控制出血。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者。出血部位大多數發生于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鼻出血幾乎全部發生在鼻腔前部;青年人雖以鼻腔前部出血多見,但也有少數嚴重的出血發生在鼻腔后部。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鼻出血,則多見于鼻腔后部,由于鼻后側靜脈曲張癥及在下鼻道后部近下甲后端的鼻一鼻咽靜脈叢為鼻后部較易出血之處,同時老年人常患動脈硬化及高血壓有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