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鏡檢查后擔心感染 HIV,能否吃藥預防?
我因為大便出血,今天早上去醫院做肛門鏡檢查,發現給我檢查完的醫生只是用清水沖洗和刷子刷了幾下就不管了,如果前面檢查的是HIV攜帶者的話,會被傳染嗎?可以確定的是今天早上我第一個做的檢查。請問我是否可以吃些抗病毒的藥預防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肛門鏡檢查通常有嚴格的消毒流程,一般不會導致疾病傳播。但如果對檢查存在感染 HIV 的擔憂,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包括檢查器械消毒情況、檢查間隔時間、自身免疫力、前一位受檢者的感染狀況以及接觸方式等。 1. 消毒情況:正規醫院會按照嚴格的消毒規范操作,清水沖洗和刷子刷洗后還會有后續消毒措施,能有效殺滅病菌和病毒。 2. 檢查間隔時間:您是當天第一個做檢查的,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3. 自身免疫力:免疫力較強的人在接觸少量病原體時,自身免疫系統能發揮防御作用。 4. 前一位受檢者狀況:若前一位并非 HIV 攜帶者,感染風險極低。 5. 接觸方式:單純的肛門鏡檢查接觸,并非直接的血液交換,感染可能性較小。 綜合來看,您在這種情況下感染 HIV 的風險極低。不建議自行服用抗病毒藥物預防,因為這類藥物可能有副作用,且自行用藥可能引起耐藥等問題。如果仍十分擔憂,建議咨詢專業醫生。
2025-01-25 20:4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華明 主治醫師
乾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二級甲等
皮膚性病科
-
你好,肛裂是齒線以下肛管皮膚破裂形成棱形裂口或潰瘍.是一種常見的肛管疾病,好發于青壯年,兒童也可發生,老年人較少.據歐美統計女性比男性多得此病,按我國臨床觀察,男性比女性多見.肛裂常發于肛門后,前正中,以肛門后部居多,兩側的較少.初起僅在肛管皮膚上有一小裂口,有時可裂到皮下組織或直至括約肌淺層,裂口呈線形或棱形,如將肛門張開,裂口的創面即成圓形或橢圓形.肛門鏡的長度在8厘米左右,不能排除上段直腸癌的可能。纖維結腸鏡是檢查大腸腫瘤的最好方法,醫院的肛門鏡是一次性的這你放心。
2016-02-22 18: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看,屬于肛鏡檢查。肛鏡檢查。本來時間就不長,主要看看肝門內有無痔瘡、肛竇炎、息肉、及肥大的問題。
2016-02-22 11: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這個的確是肛門鏡一般肛腸科這方面檢查做的比較多的,建議尊重醫生的治療建議
2016-02-22 08: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肛裂多為單發的縱形,橢園形潰瘍,反復損傷,感染,使基底較硬,肉芽灰白,裂下端皮膚因炎癥,淺靜脈及淋巴回流受阻,發生水腫,形成結締組織性外痔,稱“前哨痔”.肛裂上端肛乳頭因炎癥和纖維變,成肥大乳頭.肛裂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出現肛管潰瘍(裂口纖維化,又稱陳舊性肛裂),肛乳頭肥大(息肉樣瘤),哨兵痔(皮贅增生)等三種病癥,繼續發展還可出現肛竇炎(肛門慢性炎癥)和肛瘺(肛門化膿性炎癥),與前三癥合稱“肛裂五特征”.也有因長期慢性炎性刺激成肛管癌的可能.肛裂病人對解便往往有特殊的恐懼感,因為怕解便出血,有意忍著,致使大便燥結,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家庭護理時,要耐心說服,使其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且多食蔬菜,以保持大便通暢."
2016-02-21 21: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