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流阻力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所遇到的阻力。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血管半徑、血液黏度、血管長度、血管壁彈性和血細胞比容等。應對血流阻力異常需要綜合考慮,包括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等。就診應選擇正規的綜合性醫院或心血管專科醫院。平時要注意飲食、運動等多方面。 1.血管半徑:血管半徑變小會使血流阻力增大。常見于血管狹窄性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 2.血液黏度:血液黏稠度增加會導致血流阻力上升,如高血脂狀態。 3.血管長度:較長的血管會產生較大的阻力,但一般個體差異較小。 4.血管壁彈性:血管壁彈性降低,如血管硬化,會增大阻力。 5.血細胞比容:血細胞比容增高,血液黏稠,阻力增加,如真性紅細胞增多癥。 總之,血流阻力異常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通過檢查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并注意日常的保健和預防。
2025-01-25 12: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所遇到的阻力,稱為血流阻力。血流阻力的產生,是由于血液流動時因摩擦而消耗能量,一般是表現為熱能。這部分熱能不可能再轉換成血液的勢能或動能,故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壓力逐漸降低。在湍流的情況下,血液中各個質點不斷變換流動的方向,故消耗的能量較層流時更多,血流阻力就較大。
2016-02-22 21: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