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輕度突出伴脊椎僵硬疼痛,備孕如何處理
我的頸椎輕度突出有兩年了,肩頸有酸痛癥狀。平時自己有牽引治療。前三周,背部脊椎骨有點僵硬,把腰挺得特別直時,脊椎骨中下部分(肚臍上十幾公分到肚臍下兩三公分)這段脊椎有點僵硬,挺特別直時會痛。(有時因為痛就不敢挺特別直了)但這種痛都在可以忍受的范圍內。如果保持一直挺直,就比較不會酸痛了,挺直后再彎曲也同樣酸痛。早上睡醒時,這種癥狀特別嚴重,活動后有所減輕。如果挺直會痛,用力按僵硬的那段脊椎也會痛。后來,我網上查了一些資料。就去倒走了,每天晚上倒走2500米,這種癥狀好多了。就是早上睡醒時,伸懶腰時,中間那段脊椎骨還是會痛,但比原來癥狀輕?;顒訋紫潞?,整個白天,只要不是保持一個姿勢太久,就不會出現以后那種,挺直或彎曲會痛的癥狀了。午睡時,起來也會,但比早上輕。但是這樣的情況持續有兩周了!還有我穿高跟鞋的話,有時癥狀也會稍微加重。那這樣子,會不會是椎尖盤突出,還是強直性脊椎炎呀?我接下來要準備懷孕了,那我現在要去醫院做檢查嗎?還是繼續倒走就好了???這樣子懷孕后,會不會特別難受?還是治好再懷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頸椎輕度突出且脊椎出現僵硬疼痛,在備孕期間需要謹慎對待??赡艿脑虬∪鈩趽p、脊椎小關節紊亂、椎間盤突出、強直性脊柱炎等。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 1. 肌肉勞損:長時間保持不良姿勢或過度勞累,導致肌肉緊張和勞損??赏ㄟ^熱敷、按摩緩解。 2. 脊椎小關節紊亂:脊椎關節錯位或半脫位。需要專業醫生進行手法復位。 3. 椎間盤突出:椎間盤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輕度可保守治療,如臥床休息、牽引。 4. 強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脊柱和骶髂關節。需藥物治療,如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 5. 其他因素:如脊椎外傷、脊椎感染等。需要明確診斷后對癥治療。 鑒于備孕的特殊情況,建議先到正規醫院骨科就診,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治療穩定后再考慮懷孕,以保障孕期的舒適和安全。
2025-01-25 19: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頸椎病你好,本病主要的癥狀有頭,頸,臂,手及前胸等部分的疼痛,并可有進行性肢體感覺及運動障礙,重者可致肢體軟弱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則可出現頭暈,心慌心跳等相應的臨床表現相應睡眠也會不佳.作惡夢可能由于睡眠不佳惡性循環引起的,你可以作牽引,推拿,理療,等配合中藥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癥狀緩解,日常生活中應停止做過渡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玻璃.要保持姿勢正確頸椎病的主要誘因是工作學習的姿勢不正確,良好的姿勢能減少勞累,避免損傷.低頭時間過長,使肌肉疲勞,頸椎間盤出現老化,并出現慢性勞損,會繼發一系列癥狀.最佳的伏案工作姿勢是頸部保持正直,微微地前傾,不要扭轉,傾斜;工作時間超過1小時,應該休息幾分鐘,做些頸部運動或按摩;不宜頭靠在床頭或沙發扶手上看書,看電視.避免勞損.
2016-02-22 23: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這需要體檢,并做按摩治療,使損傷的部位復位或緩解肌肉痙攣.
2016-02-22 21: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兒時的頸椎損傷多是椎體的骺板損傷,他可導致椎體發育障礙.你現在的癥狀是交感神經節受剌激所致,屬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去神經外科作些必要檢查,或許可以手術治療的.千萬不要自作主張.
2016-02-22 08: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當初的頸椎錯位是什么情況,是否恢復正常了.建議復查一次頸椎MRI(核磁共振)檢查,明確目前的情況是否有頸椎當初損傷了神經或脊髓有關,才能知道是否能夠治療.上述分析和意見供你參考,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2016-02-22 06:3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