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瘤有哪些癥狀可自查
腦垂體瘤有什么樣的癥狀看自己是否得了垂體瘤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2005年6到現在目前一般情況:厲害時渾身感覺發冷.精神不振.老害怕自己回失控.感覺活著沒什么意思.幾乎每天都會有.乳房有益乳現象.病史:2005年至今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診斷為噪狂癥.服用過樂友一年.停要后復發.輔助檢查:無其它:無<BR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垂體瘤的癥狀多樣,包括內分泌癥狀、神經系統癥狀、視力視野改變、頭痛以及其他癥狀等。 1.內分泌癥狀:激素分泌異常,如泌乳素分泌過多可導致女性月經紊亂、閉經、溢乳,男性性功能減退。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引起肢端肥大癥。 2.神經系統癥狀:可能出現壓迫周圍神經組織引起的面部麻木、疼痛。 3.視力視野改變:腫瘤壓迫視神經交叉,導致視力下降、視野缺損。 4.頭痛:多為持續性鈍痛或脹痛。 5.其他癥狀:部分患者還可能有嗜睡、乏力、精神不振等表現。 如果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神經外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頭顱磁共振等,以明確診斷。早發現、早治療,有助于改善預后。
2025-01-25 12: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后葉及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發生的腫瘤。此組腫瘤以前葉的腺瘤占大多數,來自后葉者少見。據不完全統計,其中PRL瘤最常見約占50-55%,其次為GH瘤20-23%,ACTH瘤5-8%,TSH瘤與LH/FSH瘤較少見。無功能垂體腺瘤,占20-25%。垂體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垂體瘤大部分為良性腺瘤,極少數為癌垂體瘤的治療可以采用手術或者是藥物治療,垂體瘤手術并發癥已明顯減少,手術死亡率不超過2.5%。手術并發癥可有腦脊液鼻漏、視力喪失、中風或腦血管損傷、腦膜炎或膿腫、眼球麻痹及腺垂體功能減退癥。這些并發癥的發生率均較低,術后出現腺垂體功能減退癥的發生率在微腺瘤約為3%,在侵犯性大腺瘤也只是稍高于3%。建議在手術期間服用人參皂苷Rh2降低感染,可以加快傷口愈合,預防復發。藥物治療目前還是采用溴隱亭、生長抑素類似物為多。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可以點我,我幫你分析一下C2
2016-02-23 04:0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腦瘤是生長于顱內的原發性腫瘤,雖可分為良性與惡性,但由于顱腔內容積不允許擴大,因此,不論何種腫瘤都可直接引起腦組織的局部損害,影響腦血液循環,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造成顱內積水或腦水腫,以至于發生腦疝,威脅患者生命,所以無論顱內何種腫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最為重要。手術前可行放療,術后采取放療、化療,同時給予激素及中藥治療。結合現代中藥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可以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手術、放化療以后利用人參皂苷Rh2(人體最佳吸收含量為16.2%)膠囊也能起到一定的預防復發和轉移的作用。對有遠處轉移的IV期病例和轉移復發的晚期患者應給予內分泌治療和化療,配合中藥及支持治療,對局限性的轉移病灶可行姑息切除或姑息放療。
2016-02-23 03: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系從垂體前葉生長出來的腫瘤,良性,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一般均有內分泌功。過去根據腫瘤細胞染色的特性分為嫌色性、嗜酸性、嗜鹼性細胞腺瘤的分類法現已被按細胞的分泌功能分類法所替代。目前大家都傾向于將垂體腺瘤分為催乳素腺瘤(PRL瘤),生長素腺瘤(GH瘤),促腎上腺皮質素腺瘤(ACTH瘤)等。腫瘤的直徑不到1cm,生長限于鞍內者稱為微腺瘤,臨床只有內分泌方面的癥狀,需作血清內分泌素含量測定才能作出確診。如腫瘤增大已超越鞍膈者稱為大腺瘤,除內分泌癥狀外尚有可能引起視神經或視郊外叉的壓迫癥狀,表現為視力、視野的影響,其典型者為雙顳側偏盲。PRL腺瘤的主要表現在女性為閉經、泌乳、不育等。在男性為性欲減退,陽萎、體重增加,毛發稀少等。GH腺瘤的主要表現為如在青期前發病者為巨人癥,發育期后得病者為肢端肥大癥。ACTH腺瘤的主要表現為皮質醇增多癥,病人有滿月臉、水牛背、腹壁及大腿部皮膚紫紋、肥胖、高血壓及性功能減退等。治療均以手術摘除腫瘤為首選。經蝶竇顯微鏡下手術可以取得滿意效果。如腫瘤微小切除完整可不必再行放射治療。腫瘤巨大,已超越鞍膈甚遠者仍以經額手術為妥。術后可再加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藥物治療如嗅隱亭治療對抑制PRL腺瘤恢復病人的月經周期,促使受孕亦有良效,但停藥后癥狀將復發腫瘤亦將重新生長。小于1厘米的腫瘤或直徑小于3厘米的與視神經有一定距離的腫瘤可直接行伽瑪刀等立體定向放射治療,效果良好。大于3厘米與視神經粘連或視力受損的腫瘤可先行手術治療,手術必須達到視神經充分減壓,術后再行伽瑪刀治療,目前接受此項治療的病人尚無一例復發,效果肯定。
2016-02-23 02: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垂體瘤是一組從垂體前葉和后葉及顱咽管上皮殘余細胞發生的腫瘤。此組腫瘤以前葉的腺瘤占大多數,來自后葉者少見。據不完全統計,其中PRL瘤最常見約占50-55%,其次為GH瘤20-23%,ACTH瘤5-8%,TSH瘤與LH/FSH瘤較少見。無功能垂體腺瘤,占20-25%。垂體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垂體瘤大部分為良性腺瘤,極少數為癌。在腦瘤的治療中,結合現代中藥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可以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手術、放化療以后利用人參皂苷Rh2(人體最佳吸收含量為16.2%)膠囊也能起到一定的預防復發和轉移的作用。
2016-02-22 19: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垂體瘤? 垂體瘤(pituitary tumors)是一組來自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及胚胎期顱咽管囊殘余鱗狀上皮細胞發生的腫瘤。臨床上有明顯癥狀的垂體腫瘤約占顱內腫瘤的10%~12%,無癥狀性垂體腫瘤在尸解時被發現者較多。本病可于起病后不同時期內被發現,有輕重不等的臨床表現,大多數為無癥狀性。日益增大的瘤體壓迫可引起頭痛、視野缺損、甲狀腺或。腎上腺功能減退等綜合征,在出現這些癥狀以前就有性功能減退癥狀而就醫。第二性征的退化是本病的晚期表現,而睪丸萎縮則出現較早。國內報道老年人垂體瘤發病率存2%~12%之間,以60歲左右最多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