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和情緒異常不知如何應對怎么辦
廣東精神病醫院在哪你好,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好多事情明明心里不是那樣子想的,但是我偏偏要那樣子做,而且做什么我都喜歡人家來求我,來找我。男朋友我也是無緣無故就會對他發脾氣,朋友也是說我不會體諒別人,而且我很喜歡自己折磨自己。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我該怎么辦,我家里人和我朋友都說我變了。但我確不知道怎么辦?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出現行為和情緒異常,如想法與行為不符、喜歡他人求自己、易對親近的人發脾氣、自我折磨等,可能與心理壓力、性格變化、激素失衡、認知偏差、精神障礙等有關。 1.心理壓力: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如工作、學習、經濟等,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和行為異常。可通過適當運動、休閑活動來緩解。 2.性格變化:成長環境或重大事件可能使性格發生改變。需要自我反思,嘗試調整心態。 3.激素失衡:體內激素水平波動,如甲狀腺激素異常,可能影響情緒和行為。可就醫檢查激素水平。 4.認知偏差:對事物的認知存在偏差,導致行為和情緒反應不當。通過學習和心理咨詢改善。 5.精神障礙:某些精神疾病,如邊緣型人格障礙,也會有類似表現。需專業精神科評估診斷。 總之,當出現這些異常表現時,不要恐慌,應積極面對,必要時尋求專業幫助,如心理咨詢師或精神科醫生,以便明確原因,采取合適的干預措施。
2025-01-25 14:3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遺傳確實是精神病癥的重要因素,但不能算是決定性的因素。通過對本病患者的家系研究發現,雙生子患病率顯著高于正常人群,患者一級親屬中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對照組,普遍型的遺傳危險性高于特定型。父親或母親有精神分裂癥,其子女有13%到28.7%機率在一生中患上此病,父母雙方均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子女發病率為38.7%到68.1%。以上研究提示了本病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可能存在著生物遺傳因素。但這只說明有遺傳素質的人易感性增高,而是否發病則由內外因素共同決定。現實生活中由遺傳因素引發的只占所有精神病病人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患者不必為害怕會遺傳禍及后代而過分擔心。
2016-02-23 03: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從你的陳述,結合表現判斷,你確實患有精神分裂癥。精神分裂會改變人的性格,讓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變得沉默寡言、不與人交往。甚至是對任何東西都變得提不起興趣,整天渾渾噩噩的,嚴重的患者會在病態的支配下做出攻擊他人的事情,給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脅,所以說,精神分裂的治療很重要。精神分裂癥不但會使患者身體受到嚴重危害,另外對于患者來說最嚴重的傷害還是心理上的傷害。該病的出現也給家屬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治療過程一般較長,十分困難。所以建議:對于精神分裂癥疾病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爭取早日消除疾病煩惱,恢復健康身體。
2016-02-23 03: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精神病可以改變患者的性格。精神病患者在患病后性格也跟著發生很大的改變。有的時候會表現出諸多異常,語言和行為讓人不理解。原來熱情合群的人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語,好獨處,躲避親友并懷敵意,生活懶散,不守紀律。或原來很有教養的人變得出言不遜,好發脾氣,對人無禮貌。建議增加和你丈夫的溝通,不要和他分居,這樣只會讓事態越來越嚴重,多用點耐心去關愛他,讓他感覺到你的心,之后進一步和他溝通,互相交流,這樣對精神病的治療對都是有幫助的。
2016-02-23 02: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