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浸潤型肺結核是常見的繼發性肺結核類型,治療通常包括藥物治療、對癥處理等。藥物選擇有多種,同時要注意藥物副作用。治療過程中還需關注癥狀變化,定期復查。 1.疾病介紹:浸潤型肺結核是由于結核菌在肺內浸潤生長所致,常有咳嗽、低熱、盜汗等癥狀。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這些藥物能有效殺滅結核菌,但需遵循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全程的原則。 3.對癥處理:針對咳嗽,可適當使用止咳祛痰藥,如氨溴索。胸悶熱可能與肺部炎癥有關,需加強抗炎治療。 4.藥物副作用:如異煙肼可能引起周圍神經炎,利福平可能導致肝損傷,用藥期間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 5.生活注意:患者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提高自身免疫力。 6.定期復查:包括胸部影像學檢查、肝腎功能檢查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浸潤型肺結核只要規范治療,多數患者可治愈。但治療過程中務必遵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
2025-01-23 17: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無需擔心,浸潤型肺結核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但是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不要勿信偏方。同時,由于肺結核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所以國家規定各地都必須設置專業醫療機構“集中管理,統一診治”,而且治療費用全免。(請不要誤解,集中管理并不是強制要求你非要在那里救治不可,如果患者處在發病初期,‘結核菌培養’‘痰’化驗顯示無較強傳染性無需住院治療,則完全可以就近選擇正規醫院治療。)需要注意的是,盡管肺結核的治愈率較高,但由于連續服藥時間較長(一般需要連續服藥6個月左右),而且需要定期到醫院復檢(主要是定期X光檢查治療情況),所以在治療過程中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服藥、按時復檢。通常肺結核的首次治愈率高達95%以上,但如果患者不按時服藥造成治愈不完全而病情復發,由于耐藥性的原因、那么二次治療的治愈率會大大降低。
2016-02-23 05:3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浸潤型肺結核 原發感染經血行播散(隱性菌血癥)而潛伏在肺內的結核菌絕大多數逐漸死亡。只有當人體免疫力低落時,原先潛伏在病灶內的結核菌始有機會重新繁殖,引起以滲出和細胞浸潤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樣病灶,稱為浸潤型肺結核(內源性感染)(圖2-9-5)。原發病灶也有直接進展成酷似浸潤型肺結核的。 另外,與排菌病人密切接觸,反復經呼吸道感染,亦可因再感染而發生浸潤型肺結核(外源性感染),但較少見,亦不發生菌血癥。續發型肺結核以浸潤型最為常見,多為成年患者。臨床癥狀根據病灶性質、范圍及人體反應性而異。病灶多在鎖骨上下、X線顯示為片狀、絮狀陰影,邊緣模糊。當人體過敏性很高,大量結核菌進入肺部,病灶干酪樣壞死、液化,終于形成空洞和病灶的支氣管播散。浸潤型肺結核伴大片干酪樣壞死灶時,常呈急性進展,具有高度毒性癥狀,臨床上稱為干酪性(或結核性)肺炎。干酪樣壞死灶部分消散后,周圍形成纖維包膜;或空洞的引流支氣管阻塞,空洞內干酪物不能排出,凝成球狀病灶,稱為“結核球”。當病變處在炎癥滲出、細胞浸潤、甚至干酪樣壞死階段,經過適當的化學治療可使炎癥吸收消散。留下細小的干酪樣病灶經過纖維包圍,逐漸失水干燥,甚至鈣化,成為殘留的結節狀病灶,稱為纖維硬結病灶或臨床痊愈。有效的化學治療能使空洞逐漸縮小、閉合,或者空洞的組織缺損依舊存在,但其中的結核菌已全部消滅。稱為“空洞開放愈合”。治療同樣是積極的抗結合治療就可以了。
2016-02-23 01: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