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歲男性長期便秘,擔心患癌,如何檢查?
你好:我今年21歲,男.便秘已經有兩年了,因為當時在兩年前的時候我喝醉了一次酒而且醉得很厲害.后來覺得自己就便秘,當時沒有在意.還是經常喝酒.后來便秘越來越嚴重了.但是不好意思去醫院.因為怕丟人,所以自己買番瀉葉來泡水喝.當時就使勁拉肚子,可是時間一長就沒有效果了.可是我還是沒有去醫院,就是自己買通便藥吃.可是一吃就拉,不吃就完了.要1,2個禮拜才大便一次,甚至更久.以至于引起了腹脹,口臭.食欲不振等,這兩天上網查了下,看到嚴重便秘可致腸癌.所以我決定去醫院了.問題是:1,您能幫我估計下是不是有得癌的可能啊.要是那樣就慘了.我才21歲并且家庭條件也不好.2,我該做那些關于我上述病情的檢查而確診是不是得了癌癥.希望您能回答我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長期便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不良生活習慣、腸道功能紊亂、腸道疾病等。一般來說,21 歲患腸癌的可能性相對較小,但仍需檢查排除。常見的檢查方法包括腸鏡、糞便潛血試驗、腹部 CT 等。 1. 腸鏡:可直觀觀察腸道內部情況,發現息肉、炎癥、腫瘤等病變。 2. 糞便潛血試驗:能檢測糞便中是否有微量血液,提示腸道可能存在出血性病變。 3. 腹部 CT:有助于了解腸道的形態、結構以及周圍組織的情況。 4. 直腸指檢:簡單易行,可發現直腸部位的病變。 5. 胃腸傳輸試驗:評估腸道的傳輸功能,判斷是否存在慢傳輸型便秘。 長期便秘對身體健康有諸多不良影響,應及時就醫檢查,明確原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預防便秘的發生。
2025-01-25 13: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根據您的請況建議您先飲食調節,多吃水果蔬菜,多吃粗纖維食物,睡前喝杯蜂蜜水,注意適量運動建議您不要喝一些瀉劑比如番瀉葉等,長期依賴瀉劑助便可以刺激結腸壁,使神經節細胞、神經叢遭到損害,導致結腸黑便病,使結腸運動無力,造成排便障礙,進一步加重便秘如果飲食調節效果不明顯建議您選擇肛腸專科醫院進行詳細檢查確診便秘原因祝您早日康復!C
2016-02-23 09: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您平時應該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預防便秘的發生,1、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煎炒、油炸、烈酒等不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和纖維性食物,多飲水,尤其是香蕉、蜂蜜類潤腸通便食物。2、不要久站久坐,適當增加運動,特別是提肛運動。3、每天定時大便,(沒有大便也要定時到廁所做排便條件反射訓練),每次大便時間不宜過長,以5分鐘左右為宜。4、便前便后坐浴熏蒸,保持肛門的清潔。5、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喝一杯溫鹽水或涼白開水,以促進腸蠕動。6、適當服用潤腸通便的藥物,如:非比麩,不可自己隨便亂用瀉藥,排毒藥等,長期服用不僅會加重便秘而且會形成藥物依賴性。
2016-02-23 09: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對付便秘,大家通常的做法就是吃點瀉藥。但是,吃瀉藥也有學問,胡亂或者大量地吃像通便靈、蘆薈膠囊、腸清茶等刺激性的瀉藥不僅會引起腹痛,而且,長期使用會成癮,不吃的時候仍然會便秘。再有,大腸會在這些藥物的刺激下出現色素沉著的大腸黑變病。還可能使腸壁的神經和肌肉組織損傷,導致息肉出現,成為大腸癌的一個危險因素。要根冶的話,相對時間要長些,但要有恒心,可以用改善腸道環境的方法來根冶,用佰利多黃金雙歧因子糖來增殖腸道雙歧桿菌數量,從而達到平衡腸內微細環境的方法來根冶,這對于預防和改善便秘現象效果很不錯!因為要恢復腸道功能,這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這個方法少則一二個月,多則一年半載。
2016-02-23 00: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患有便秘應避免過食煎炒,酒類,辛辣等食物,亦不可過食寒涼生冷食物,宜多食粗糧蔬菜,多飲水等.建議每日2~3次腹部按摩(順時針按摩10分鐘).加強腹壁肌和提肛肌收縮力的練習.消除精神緊張,根據身體情況,適當活動,以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大便通暢.便秘嚴重者,經上述措施無效時,可酌情用緩瀉劑,亦可采用肛門放甘油栓,開塞露等方法以促進排便.但應避免濫用瀉藥或灌腸,以免造成腸肌遲鈍.
2016-02-22 21: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