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諸多疑問
一位25歲高血壓患者的疑問.我是從事互聯網行業的,長年熬夜,飲食不規律,由于睡眠不好,消化系統也不好,經常一天只吃一餐飯.父母沒有高血壓史.06年,我經常感到手腳麻木(吃飯時),后來去醫院做檢查,發現血壓過高(110的150),經過24小時動態血壓計得出,我血壓確實偏高,當時醫生給我開了貝他洛克和納催離,我吃了一段時間,就停了,一直沒有管.07年,準確的來說07年底,我依然感覺手腳發麻(同時伴有臉部,牙齒,腹部發麻),休息一下就好了.有一次在外面應酬的打麻將,我突然感覺胸部疼痛,馬上去醫院做檢查,醫院再次告訴我血壓高了(110的140),同時我還做了心電圖(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我當時決定住院進行全面檢查,因為我怕自己患有冠心病: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的院,做了腎彩超,心臟彩超,B超,CT,CTA,ECT,核磁共震,平板,血液,24小時尿鉀檢查等,結果都是正常的,唯一一點不太正常的就是脂蛋白A偏高,標準是到300,而我的脂蛋白A確是1400多,醫院當時說現在對于脂蛋白A目前還沒有什么藥能控制.最后出院的結果是:原發性高血壓.醫生要我平時注意休息,低鹽,多運動,然后給我開了“益恒”(鹽酸喹那普利片).出院后我就一直堅持吃這藥.今年過年后,08年3月份,我還是比較擔心自己的病,畢竟我這么年輕,才25歲,而且很瘦,100斤,個頭170.后來我又去另外一家醫院住了4天的院,相當于重新做了一些檢查,結果還是和上一家醫院結果一樣,原發性高血壓.后來這家醫院給我開了“蒙洛”(福辛普利)和“氫氯噻嗪”,我一直堅持在次,每天一次,每次一片,血壓控制的比較好,80的130.到了今年夏天,也就是6月份,我開始感覺自己每天吃了藥晚上頭發暈,結果自己用血壓計一量,血壓是60多的100多.醫院告訴我,先把“氫氯噻嗪”停下來,每天吃一片“蒙洛”(福辛普利)就可以了.然后現在血壓都還比較正常,白天80的130,晚上70的120.好了,簡單的說了一下,我的疑問是:1,我現在如果在室內,我的血壓都正常,但有時在室外時,血壓會偏高一點,比如95的130多.請問這正常嗎?2,我現在也偶爾感覺到手腳麻木(吃飯時或吃飯后),牙齒,嘴唇,雙手,雙腳,肚子等都感覺麻木,但坐著或趟著幾分種就好了.我的問題是:(1),為什么麻木每次都出現在吃飯時或吃飯后?其它時間都不會出現.(2),這種麻木我曾去了醫院看了好幾次,醫生也沒給出我什么結論,給我開了“丹參滴丸”,要我每天吃,而我只是在出現麻木時才吃,這樣是否可取?3,關于麻木問題,我還出現在左后背,短暫的,偶而出現?這種情況是否是心臟問題?4,高血壓容易引起中風,向我這樣的情況會出現嗎?5,我在網上查相關資料時,說腦血管也會導致高血壓和麻木,我曾專門做過一次腦CT,結果正常,我現在需要做腦血管的CTA嗎?不好意思,一口氣說了這么做,主要是我擔心自己的身體.很著急.請專家門幫我做一下診斷吧.非常感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25歲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存在血壓室外偏高、手腳麻木、后背短暫麻木、擔心中風及腦血管問題等情況。 1.血壓室外偏高:在室內血壓正常,室外稍高,如 95/130mmHg 多,可能與室外活動、環境變化、精神緊張等有關。人體血壓并非恒定不變,會有一定波動。一般來說,這種波動在正常范圍內不必過于擔憂,但仍需密切監測。 2.手腳麻木:吃飯時或飯后出現,可能是進食后血液重新分布,血壓變化影響神經供血;也可能與頸椎、腰椎問題壓迫神經有關;還可能是周圍神經病變。 3.后背短暫麻木:偶發的左后背短暫麻木,不一定是心臟問題,可能是神經受壓、肌肉勞損等,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心臟疾病,需綜合判斷。 4.中風風險:高血壓確實增加中風風險,但控制好血壓、改善生活方式能降低風險。年輕患者若血壓長期穩定,風險相對較低。 5.腦血管檢查:之前腦 CT 正常,若麻木等癥狀持續或加重,可考慮做腦血管 CTA 進一步排查。 總之,對于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服藥,定期監測血壓,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5-01-26 00: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的血脂高,高血壓與你的飲食習慣和勞累熬夜等有關系的,
2016-02-23 08: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