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歲內向抑郁不交流該如何應對
我有一個朋友,他今年二十八歲,人比較內向,抑郁,不主動跟人交流,對身邊事與人都持著莫不在乎的態度,我真的很是擔心他,覺得他這樣發展下去會不可預想。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二十八歲出現內向、抑郁、不主動交流、對身邊事物不在乎的情況,可能是心理壓力、性格因素、社交障礙、神經遞質失衡、生活環境不佳等原因導致。 1. 心理壓力:工作、生活中的壓力過大,如工作競爭激烈、經濟負擔重等,長期累積可能引發抑郁情緒。可通過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時間,適當運動來緩解。 2. 性格因素:本身內向的性格,在面對挫折時可能更容易陷入消極情緒。需要逐步引導其打開心扉,多參加社交活動。 3. 社交障礙:可能存在社交技能不足或對社交有恐懼心理。建議進行社交技能訓練,從與熟悉的人交流開始。 4. 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如血清素、多巴胺等失衡,影響情緒。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羅西汀等。 5. 生活環境不佳:如長期處于壓抑、緊張的環境中。應嘗試改變生活環境,增加生活中的積極元素。 總之,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如果情況嚴重,應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在正規醫院進行系統的診斷和治療。
2025-01-25 23: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內向,抑郁,不主動,不關心身邊事,不知你的朋友性別如何?是性格一直如此,還是最近有所變化?這樣的人際回避,持續多久了?如果出現情緒、情感、興趣和意志低落,伴隨睡眠和飲食問題,情緒失控,或出現自殺觀念,持續超過兩周,考慮有抑郁情緒傾向;如果持續超過兩年,考慮為惡劣心境。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看是否需要藥物幫助,或者考慮接受心理咨詢和治療。出現這樣的情形,除了家族遺傳因素,也涉及成長經歷和家庭環境的影響。作為朋友,能夠耐心和接納,給予情感支持和陪伴,幫助她表達和交流,也會有助于改善身心狀態。
2016-02-24 05:0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