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基底細胞癌放療后是否需吃藥
頭部右顳部新生物6+破潰1+月.10-15日行手術切除.10-15日行手術切除11-15進行27次電子線放療.化驗檢查結果:病理結果:(頭皮)基底細胞癌放療后需要吃藥不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頭皮基底細胞癌放療后是否需要吃藥,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腫瘤的復發風險、放療效果、身體的耐受情況以及后續的隨訪監測結果等。 1. 患者健康狀況: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可能需要服用相應藥物控制病情,以提高身體對后續治療的耐受性。 2. 腫瘤復發風險:若病理檢查提示腫瘤細胞殘留或有較高的復發風險,可能需要輔助藥物治療,如咪喹莫特乳膏、5-氟尿嘧啶軟膏等,以增強抗腫瘤效果。 3. 放療效果評估:放療后對腫瘤的控制效果良好,無明顯殘留或進展跡象,可能暫時不需要額外藥物。 4. 身體耐受情況:放療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不良反應,如免疫力下降、皮膚損傷等。若身體耐受差,可能需要藥物來緩解癥狀,如增強免疫力的藥物胸腺肽腸溶片。 5. 隨訪監測結果:定期隨訪中發現異常,如腫瘤標志物升高或影像學改變,可能需要藥物干預。 總之,頭皮基底細胞癌放療后是否吃藥需綜合多方面因素評估,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以便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2025-01-26 15:3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是否放化療需要根據患者的體質評分來決定是否采用.年齡大,體質弱,進食少,心臟功能不好等都不適合放化療.適合放化療的病人也要配合中藥治療,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放化療的毒副作用,鞏固放化療的效果,還可以防止復發轉移.需要注意的是,市場上中藥治癌的藥物甚多,良莠不齊,有些打著專家的旗號到處招搖撞騙,須堤防上當.
2016-02-24 12: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最常見的皮膚癌腫類型之一.腫瘤源于皮膚或附屬器,尤其是毛囊的基底細胞,是一種低度惡性腫瘤,其特點是發展緩慢,呈浸潤性生長,但很少有血行或淋巴道轉移.基底細胞癌起源于表皮或皮膚附屬的多能性基底樣細胞,可向多方向分化.癌細胞似基底細胞,呈卵圓形或梭形,胞核染色深,胞質少,胞界不清楚.瘤實質與間質之間有對PAS染色呈陽性反應的基底帶.間質結締組織內成纖維細胞增生.間質因含大量酸性黏多糖而呈黏液樣,當標本經固定脫水后,間質內黏蛋白皺縮,導致部分或全部與瘤實質分離.可借這種現象在病理學上與鱗癌等腫瘤相區分.(一)基底細胞癌多見于戶外工作者和老年人,好發于頭面部外露部位.早期表現為局部皮膚淡黃色或粉紅色小結節,僅有針頭或綠豆大小,有蠟樣光澤,質較硬,無疼痛或壓痛.經數月或數年后,表面出現鱗片狀脫屑,以后反復結痂,脫屑,出現潰爛,滲血.當病灶繼續增大時,中間形成淺表潰瘍,其邊緣參差不齊,似蟲蝕樣.(二)表面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結節潰瘍型:常見,損害為單個半透明結節,質硬,表皮菲薄,伴毛細血管擴張,稍受外傷即出血.其后逐漸增大,中央凹陷,表面糜爛或潰破,潰瘍底部覆以漿液性的分泌物;邊緣繼續擴大,可有多數淺灰色呈珍珠樣外觀的小結節,參差不齊向內卷起.這是此癌典型的臨床形態,稱之為侵蝕性潰瘍.2.淺表型:少見,多見于男性,發病年齡較早,頭部極少.3.局限性硬化型:極少見,好發于面部,額部,顴部,鼻部和眼眥等處.損害為單發,表現為扁平或稍隆起的浸潤斑塊,呈不規則或匍行狀,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質硬,生長緩慢,多有破潰.4.瘢痕性癌:罕見,多發生于面部,損害為淺表性結節狀斑塊,生長緩慢.5.色素化基底細胞癌:是以上各型中出現色素沉著者.典型的基底細胞癌,如結節超過數毫米時容易識別.但早期色素增加的基底細胞癌與傳染性軟疣,老年性皮脂腺增生較難區別,后者可見在損害中央有充以角蛋白的點狀凹陷.當基底細胞癌表面有明顯結痂或鱗屑時,應與尋常疣,角化棘皮瘤和鱗癌等相鑒別.最終診斷往往需要靠病理檢查來確定.手術是治療頭皮基底細胞癌的主要方法.同時,由于其對放射線敏感,故許多病例也采用放射治療.放療對癌細胞殺死的同時,機體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損傷,一般建議在做放化療的同時結合中藥治療,中西醫相結合這呢個體治療.根據您所提供的病情,建議到專科中西醫相結合的腫瘤醫院,開出術后放療的針對性的中草藥調理.不但能鞏固放療的效果,還能減輕放療的副作用,抑制癌細胞的復制.
2016-02-24 10: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這個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來看,看你手術后的病情.建議你最好是去醫院問問醫生,醫生會看你的手術后的情況來定結果的.
2016-02-24 01: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是頭部右顳部新生物6+破潰1+月.10-15日行手術切除.這個情況術后檢查為:(頭皮)基底細胞癌,現在的情況建議繼續做調節治療為宜,可以同時使用中藥做調節治療.平時注意多休息,注意補充必要的營養元素,定期到醫院復查病變的情況.
2016-02-23 22: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又稱基底細胞上皮瘤,蝕性潰瘍,很少見,占肛門直腸惡性腫瘤的0.2%,是一種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屬器基底細胞的惡性上皮細胞瘤,極少發生轉移,發病與日光照射有密切關系,故好發于頭、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見于白色人種,少見于有色人種。好發于頭皮、面頸部等暴露部位和戶外工作者。發病年齡都較大,平均在60歲以上,男性多見。據Nielsen(1981年)等報道,30年內治療34例,平均年齡68歲。78%在緣,27%伸入到肛管并累及齒狀線的典型病變為肛管慢性結節,增長緩慢,中央常形成潰瘍,潰瘍周圍繞以珍珠樣隆起的邊緣,即侵蝕性潰瘍。有出血、疼痛、瘙癢、分泌物及大便習慣的改變。早期病變小而表淺,診斷困難,臨床常誤診為痔、肛裂及肛周濕疹,應及早活檢確診。廣泛性局部切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