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眼睛眨巴嘴嘎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不良習慣、眼部疾病、神經系統問題、心理因素、營養缺乏等。 1.不良習慣:長期養成的不良動作習慣,需要有意識地自我糾正。 2.眼部疾病:如結膜炎、干眼癥等,會導致眼部不適,引發頻繁眨眼。可使用人工淚液(如玻璃酸鈉滴眼液)緩解干眼,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療炎癥。 3.神經系統問題:像抽動癥,可能引起不自主的肌肉抽動。一般需要進行神經方面的檢查和治療,藥物如氟哌啶醇等。 4.心理因素:緊張、焦慮等心理狀態可能導致這種情況。需進行心理調節,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5.營養缺乏:如維生素 B 族缺乏,要注意飲食均衡,適當補充維生素 B 族(如復合維生素 B 片)。 總之,眼睛眨巴嘴嘎巴的原因多樣,應先明確原因,再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2025-01-26 22: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本來,眨眼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是眼保護性反射動作。但有的家生發現自己的孩子常常出現無意或有意的頻繁眨眼動作,而且頻率很快,不由自主。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類眨眼已屬病理狀態,醫學上稱之為“異常瞬目癥”。患兒瞬目是一種眼瞼神經反射,具有保護眼的功能。在正常情況下,每分鐘眨眼不超過15次,但頻率太快則屬于異常,通過眼科檢查可以發現大部分患兒有淺層角膜炎、結膜炎、屈光不正、寄生蟲病、睡眠不足等病癥。有的患兒有明顯的性格不健全的表現,如注意力分散、自控能力差、易興奮、好爭吵及無目的的小動作過多等,這需要對癥處理。另一些情況是精神刺激:如學習有壓力,心情不舒暢,多見于5-13歲的兒童,這類兒童如果遇有斥責或批評就可出現此現象,父母只要多與小孩溝通,減輕心理壓力,情況就會好轉。如果患兒除有陣發性的頻繁眨眼之外,還表現有擠眉、咧嘴、擺頭、歪頸、聳肩、喉鼻作響及異常出聲(打呃)等多余動作時,家長往往異常反感,因而訓斥不止。這樣做不僅不能有效地制止孩子的行為,反而會使患兒的這種行為日趨頑固。是需要循循善誘耐心糾正的。對于因角膜炎、結膜炎、屈光不正等導致的異常瞬目癥,可在醫生指導下采用藥物治療。對于多數患兒要注重心理治療,頻繁眨眼對眼睛本身并無不良影響,家長不必過于緊張和憂慮,更不能以謾罵的方式給孩子施加壓力,應當注重心理治療,以良性誘導為主。一旦眨眼發作時,家長可置之不理,聽其自然,也可適當安排娛樂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原因不明時,不要盲目用藥。平時要給予孩子安排合理的飲食,限制患兒看電視的時間,保持其充足的睡眠時間,保證生活有規律。瞬目癥狀可以認為是視覺超興奮所引起的一種反饋性防衛動作。長時間近距離面對熒光屏,閃爍不定的熒屏畫面和房間的黑暗環境形成強烈反差,增加眼睛調節負擔。我們建議,如果發現兒童有頻繁瞬目現象,在明確診斷前提下,應停看電視2~3個月。癥狀消失后,也應限制看電視時間:2~3歲不超過半小時,4~6歲不超過1小時,7~10歲不超過1個半小時。電視機與眼睛距離以2~3米為宜,房間要有適當照明。只要家長有信心,采取適當的態度和手段,不責罵及恐嚇患兒,依靠說理和耐心幫助,相信孩子的異常瞬目現象很快就會消失的。
2016-02-24 18: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屈連賀
臨高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你這種疾病是一種習慣,建議你運用分散注意力療法進行治療,經常做一些事情不讓自己閑下來,這樣長時間會治療好
2016-02-24 15:3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不自主眨眼、撅嘴。是抽動障礙的臨床表現。印象診斷:抽動障礙。本病病因復雜,癥狀易反復多變。建議:少看電視,少玩手機、電腦;少吃零食;家長不要盯的太緊,孩子這種癥狀不是故意的,是一種疾病狀態,不要因此打罵責備孩子;藥物治療先從最簡單的開始,服用維生素B6和肌苷片即可,其他的藥物不建議應用。
2016-02-24 03: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這是小兒多動癥,隨著年齡增長。能緩解一些。有的逐漸就好了。也可以針刺治療一下。
2016-02-24 02: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