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涼結節是甲狀腺結節在放射性核素掃描中的一種表現,可能是良性病變,也可能是惡性病變。其成因復雜,包括遺傳、環境、自身免疫等。治療方法多樣,如定期復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患者日常要注意飲食、情緒、作息等。 1. 疾病原理:涼結節是甲狀腺組織局部代謝降低的表現。甲狀腺細胞異常增生或其他因素導致甲狀腺組織功能改變,從而在掃描中呈現涼結節。 2. 常見病因:遺傳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風險;長期暴露于輻射環境、碘攝入異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引發。 3. 檢查手段:常用的有甲狀腺超聲、甲狀腺功能測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等,以明確結節性質。 4. 治療方法:良性且無癥狀的結節,定期復查監測變化;若有惡變傾向或癥狀明顯,可能需手術切除;部分患者還可能需藥物治療,如左甲狀腺素鈉片、甲巰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5. 注意事項: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緊張焦慮;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飲食均衡,適當攝入含碘食物;避免過度勞累。 總之,發現涼結節后不必過度恐慌,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管理。
2025-01-27 04: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涼結節:結節組織無吸收碘的功能,故結節處無放射性。此類結節約20%左右為癌。對單發、與周圍組織分界不十分清晰者,癌的可能性較大。配合血清降鈣素的測定,可提高診斷率。這期間要及時結合病情和體質,來進行手術治療的,飲食上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水,保持個好心情,祝好!
2016-02-24 08:4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涼結節:結節組織無吸收碘的功能,故結節處無放射性。此類結節約20%左右為癌。對單發、與周圍組織分界不十分清晰者,癌的可能性較大。配合血清降鈣素的測定,可提高診斷率。涼結節多見于甲狀腺未分化癌、髓樣癌、甲狀腺囊性變及亞急性甲狀腺炎急性期。
2016-02-24 05:5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涼結節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病癥,特別是在中年女性中較多見。甲狀腺結節分良性及惡性兩大類,良性結節占絕大多數,惡性結節不足1%。臨床上有多種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退行性變、炎癥、自身免疫以及新生物等都可以表現為結節。甲狀腺結節可以單發,也可以多發,多發結節比單發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發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最好去醫院做相關檢查,確認病情,一般良性結節早期可用中藥軟堅散結和化痰類以及活血化淤類藥物治療效果很好,完全可以使結節消失而且治本.在中期也完全可以采用中藥治療,效果稍慢,到了晚期或結節過于大甚至壓迫氣管時多只能手術治療,容易造成終身甲減,所以建議一般要早期及時治療.
2016-02-24 05: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目前有名的中醫療法-中醫甲狀腺和法,由賈春寶甲狀腺研究院獨家研究開發,和法為中醫八法之一,最能體現中醫的辨證論治特色。其所制之方多系調和陰陽、調和寒熱、調和肝脾、補瀉兼施等,處處貫穿和法之義,和既是治法,同時也是目的。和法在中醫學的認識論上,主要有正常、和諧等意義,指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及《靈樞bull;脈度》中肺和、心和、肝和、脾和、腎和等均指此意。和法在中醫方法論上,有相應、配合、互補互濟、對立統一等方面的意義,如當代名醫蒲輔周說:和解之法,具有緩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熱虛實的復雜證候,臟腑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歸于平復。寒熱并用,補瀉合劑,表里雙解,苦辛分消,調和氣血,皆謂和解。說明和解之法是調和之法,是指一切能通過調和的作用。使表里、營衛、陰陽、臟腑間的失調不和,重新歸于和諧協調、陰平陽秘這一目的的治法。
2016-02-24 01:3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結節病? 結節病(sarcoidosis)又稱肉樣瘤病,是一種病因不明的多器官系統疾病,其特征是許多臟器存在非干酪性肉芽腫,活動性病變部位細胞免疫增強。肉芽腫由聚集的上皮樣細胞、少量多核巨噬細胞及其周圍淋巴細胞構成,類似結核性肉芽腫,但無干酪壞死及結核菌存在。 死的上皮樣細胞肉芽腫性疾病,可侵犯全身多個器官。其中以肺、淋巴結、皮膚、眼、肝、脾、骨骼和神經系統受累多見。病變可累及全身各臟器,以肺部受累最多見,約占90%以上。本病常見于30-50歲成年人,歐美國家發病率較高,瑞典年發病率為64/10萬,英國為20/10萬,我國自20世紀50年代起陸續報道,但缺乏流行病學資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