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腳水腫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不僅是腎臟問題或腎虛,還包括心臟疾病、肝臟疾病、營養不良、下肢血管病變等。 1. 心臟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導致血液回流不暢,液體在組織間隙積聚,引起腳水腫。常見癥狀還有呼吸困難、乏力等。治療常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氫氯噻嗪等。 2. 肝臟疾病:肝硬化等肝臟疾病會使肝臟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引發水腫。可能伴有黃疸、腹水等。治療可能用到螺內酯等藥物。 3. 營養不良: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導致低蛋白血癥,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液體滲出到組織間隙。需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4. 下肢血管病變: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靜脈曲張等,影響血液回流,導致腳腫。可能需要抗凝治療,如使用華法林。 5. 腎臟疾病: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等,腎臟濾過功能異常,水鈉潴留,出現水腫。常用藥物有潑尼松等。 6. 腎虛:中醫認為腎虛可能導致水液代謝失調,出現腳腫。可通過中藥調理,如金匱腎氣丸。 腳水腫的原因較為復雜,需要綜合癥狀、體征及相關檢查來明確診斷。一旦出現腳水腫,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1-27 04: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