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藥的精神疾病患者如何停藥及預后怎樣
哈爾濱哪家醫院看精神科比較好已經堅持喝藥十幾年了,1999年患病,2001復發,到后來至今恢復得挺好。后來這幾年只是晚上喝,如果晚上偶爾忘了喝,就睡不著覺,還渾身難受,冒虛汗,必須喝了,才能睡著。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請問什么時候忘了喝也能睡著覺。什么時候就能停藥了?要是到了五十多歲,停藥有復發的可能沒有?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的患者,能否停藥及停藥后的情況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情穩定性、藥物依賴程度、身體整體狀況、生活環境及心理調節能力等。 1. 病情穩定性:若病情長期穩定,癥狀完全消失且持續一段時間,可能具備停藥條件。但需在醫生評估后謹慎進行。 2. 藥物依賴程度:部分患者對藥物依賴較強,突然停藥會出現不適。逐漸減少藥量,觀察身體反應,有助于判斷能否停藥。 3. 身體整體狀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規律作息、合理飲食、適度運動,有利于停藥。 4. 生活環境:穩定、和諧、支持性的生活環境,能減少精神壓力,對停藥有積極作用。 5. 心理調節能力:具備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能有效應對生活中的應激事件,降低復發風險。 總之,對于長期服藥的精神疾病患者,停藥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且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患者不應自行停藥,以免導致病情復發。
2025-01-26 12: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那是一種精神病的表現,是由于情緒刺激、腦供血不足、腦萎縮等原因導致的神經功能異常。不同類型的精神并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精神病是由于人體丘腦、大腦功能的紊亂,而導致患者在感知、思維、情感和行為等方面出現異常。針對精神病的治療,目前主要的措施就是在于給予抗精神病藥物維持治療,控制精神癥狀的出現和反復。一般精神癥狀每復發一次,疾病可能就會加重一次。患者病情之所以反復可能是和沒有堅持服藥有關。從患者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在醫院由醫生的指導下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平時多參加鍛煉。
2016-02-24 10: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