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肌肉萎縮是一種肌肉體積縮小、力量減弱的病癥,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損傷、營養不良、肌肉疾病、長期制動、遺傳因素等。 1.神經損傷:當控制肌肉的神經受損時,肌肉無法正常接收信號,導致萎縮。例如,頸椎病壓迫神經可能引起上肢肌肉萎縮。治療重點是解除神經壓迫,可能需要手術或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營養神經的藥物。 2.營養不良:蛋白質、維生素等攝入不足,無法滿足肌肉生長和維持的需求。改善飲食結構,增加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的食物攝入,必要時補充蛋白粉、復合維生素。 3.肌肉疾病:如肌營養不良癥、多發性肌炎等。需根據具體疾病進行針對性治療,可能會用到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 4.長期制動:肢體長時間不活動,肌肉缺乏鍛煉而萎縮。通過康復訓練,逐漸增加肌肉的活動和負荷。 5.遺傳因素:某些遺傳性疾病導致肌肉萎縮,治療較為復雜,可能需要綜合多種方法。 肌肉萎縮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病因、病情嚴重程度等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2025-01-26 20: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一般來說肌肉萎縮都是因為血液運行不暢,局部肌肉組織得不到養份得不到很好的鍛煉時間長也就會發生肌肉萎縮。時間不太長的話用一些中藥調經活血加速血液循環使萎縮的組織能得到血液充分營養會恢復的。
2016-02-24 1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