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潛血++等指標異常,血壓不穩,如何用藥?
白蛋白+-,潛血++,肌酐106,參考值44-80.總膽紅素26,參考值5.1-22,直接膽紅素15.6,參考值1.7-6.8,高密度脂蛋白0.84,參考值0.9-3.12補充問題1:(2010-12-1314:03:50)要吃什么藥,血壓有時正常,有時高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出現白蛋白±、潛血++、肌酐升高、膽紅素異常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且血壓有時正常有時高的情況,可能是腎臟疾病、肝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引起的,需要綜合考慮,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等。 1. 腎臟疾病:肌酐升高可能提示腎功能受損。要注意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藥物方面,可使用腎衰寧膠囊、金水寶膠囊、海昆腎喜膠囊等改善腎功能。 2. 肝臟疾病:膽紅素升高可能與肝細胞損傷有關。應避免飲酒和勞累,多休息。可服用復方甘草酸苷片、水飛薊賓膠囊、茵梔黃口服液等保護肝細胞。 3. 泌尿系統問題:潛血++可能是泌尿系統炎癥或結石。要多喝水,注意個人衛生。必要時使用三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 4. 心血管疾病:血壓不穩定需監測血壓,低鹽低脂飲食。可選用硝苯地平緩釋片、厄貝沙坦片、美托洛爾片等控制血壓。 5. 生活方式調整:保持充足睡眠,適當運動,避免情緒激動。 總之,出現這些指標異常和血壓不穩定的情況,需要引起重視,進一步明確病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和藥物。同時,要定期復查相關指標,觀察病情變化。
2025-01-27 05: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腎小球腎炎是指各種病因(少數是鏈球菌感染)引起的不同病理類型的雙側腎小球彌漫性或局灶性炎癥改變.蛋白和潛血的出現是由于腎臟腎小球的濾過膜受損,導致蛋白和紅細胞從中漏出.腎炎的早期一般只是表現在漏蛋白和潛血,隨著病情的進展,發展到后期會伴有腎功能的受損.目前您可以采用系統正規的適合您自己病情的治療方案,從受損的腎小球濾過膜上進行修復,只要腎小球的靈活膜修復到位,病情是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的,蛋白和潛血自然消失,避免病情進展到腎衰,尿毒癥期,對您今后的生活等沒有影響.如果病情治療不及時或不恰當,會使現在的情況繼續惡化發展,影響正常的腎功能,最終的結局就是腎衰,尿毒癥.
2016-02-24 17:2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這種情況建議做腎臟穿刺檢查,以明確是否為腎炎。
2016-02-24 16: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腎炎引起的癥狀,積極藥物治療,清淡飲食。
2016-02-24 13: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炎的檢查項目主要是有尿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腎功能檢查,B超或CT檢查,還有其他一些輔助性的檢查。慢性腎小球腎炎也叫慢性腎炎,概括講是因多種腎臟病病理損害所致的以蛋白尿,血尿及相應的一組臨床表現.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無癥狀血尿,無癥狀蛋白尿,疲勞,水腫,腰痛,高血脂,低蛋白血癥,后期貧血,消化神經系癥狀,酸中毒電解質失調,心衰,高血壓,多尿,無尿,聽力下降,眼底梗塞,皮癢,消瘦,脫發,骨痛,容易感染發炎等等.這一癥后群具有共同的臨床表現,病理,生理和代謝上的變化,如果真的患上腎炎一般西醫醫生首先選用強地松,環磷酰胺,長春新堿等細胞抑制劑治療,但副作用極大,只對一部分病人有效.
2016-02-24 12: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