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右側基底節出血 28 毫升導致左側肢體癱瘓 25 天,這種情況的康復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包括病情評估、康復訓練、藥物治療、心理支持、生活護理等。 1. 病情評估:通過影像學檢查和神經系統評估,了解出血位置、出血量以及神經損傷程度,為后續治療提供依據。 2. 康復訓練:包括物理治療,如按摩、針灸、電刺激等,促進肌肉功能恢復;運動療法,如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等,增強肢體力量。 3. 藥物治療:使用改善腦循環的藥物,如尼莫地平、銀杏葉提取物等;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 等。 4. 心理支持: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 5. 生活護理:注意飲食均衡,保證充足睡眠,預防并發癥。 總之,右側基底節出血引起的左側肢體癱瘓需要長期、系統的康復治療,患者和家屬應積極配合,以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功能恢復。
2025-01-26 16: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腦溢血發病主要原因是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絕大多數患者發病當時血壓明顯升高,導致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 腦溢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絕大多數是高血壓病伴發的腦小動脈病變在血壓驟升時破裂所致,稱為高血壓性腦出血. 一,治療原則,降低顱內壓和控制腦水腫以防止腦疝形成,降低增高了的血壓以防止進一步出血. 二,常規治療(一)一般處理;①保持安靜,絕對臥床,應在當地進行搶救,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以免加重出血;②保持呼吸道通暢,隨時吸除口腔分泌物或嘔吐物. 三,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 四,控制高血壓,降低增高了的血壓是防止進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不宜將血壓降得過低,以防供血不足.一般以維持在20.0 ̄21.3/12.0 ̄13.3kpa(150 ̄160/90 ̄100mmhg)為宜; 五,止血藥和凝血藥對腦出血并無效果,但如合并消化道出血或有凝血障礙時,仍可使用; 六,預防及治療并發癥,重癥病人應特別加強基礎護理,定時輕輕更換體位,注意皮膚的干燥清潔,預防褥瘡和肺部感染,癱瘓肢應注意保持于功能位置,按摩及被動運動,以防關節攣縮; 手術治療: 中醫藥,針灸,按摩療法配合治療,對治療和康復有一定效果.
2016-02-24 20:1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腦溢血發病主要原因是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絕大多數患者發病當時血壓明顯升高,導致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建議 *開始時做深呼吸及簡單的主動運動,著重偏癱一側手腳的伸展運動:肩外展,上肢伸展,下肢彎曲. *運動間隙用枕墊,木架維持肢體功能位,防止上肢屈曲,足下垂等畸形. *可逐步增加坐,立,行走練習,進行正確步態行走,上下樓.注意加強保護,防止跌傷等意外. *上肢活動功能初步恢復后,著重做爬墻,抓放物品,盤核桃等運動,加強自理能力練習:進餐,梳洗,穿脫衣等. *情況進一步好轉,可進行寫字,編織,園藝等勞動治療.
2016-02-24 12:5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腦出血患者發作期時需要積極地降顱壓,抗炎等治療.治療方面:1.患者在急性期臥床休息,取平臥位為好,以保證腦血流供給,減輕腦組織缺血狀況.2.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置,幫助患者做患肢及關節的被動運動.3.病情穩定后,鼓勵患者做主動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最后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于功能的恢復.中醫方面的康復:可用中藥修復損傷腦細胞,含有豐富的神經營養因子,小分子多肽,多種氨基酸,這些有效成分可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同時積極配合針灸治療以促進其恢復.
2016-02-24 11:5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腦溢血發病主要原因是長期高血壓,動脈硬化.絕大多數患者發病當時血壓明顯升高,導致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 腦卒中后偏癱康復治療方法是通過應用神經生理及運動模式,加強肌力,包括患側恢復和健側的代償,防治并發癥,減少后遺癥,調整心理狀態,促進功能恢復,充分發揮殘余功能,以爭取達到生活自理,回歸社會.恢復期康復治療:一般在病后3天—3周(腦出血2—3周,腦血栓3天—1周)即病人意識清醒,無進行性卒中表現,生命體癥穩定了便可進行康復訓練應按照人類運動發育時的歸律,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順序進行.運動時間由短到長,運動強度由低到高順序進行,運動方式由被動,輔助到自主運動順序進行.
2016-02-24 10:4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