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增生性貧血骨髓像應如何治療
骨髓分析報告 姓名:黃滿姣性別:女年齡:54取材部位:髂后上棘 名稱 血片 髓片 % 平均值 平均值 % 粒細胞 原始血細胞 0.08 ±0.01 原始粒細胞 0.64 ±0.33 3 早幼粒細胞 1.57 ±0.60 1.5 (中性)中幼 6.49 ±2.04 9.5 (中性)晚幼 7.9 ±1.97 6.5 (中性)桿狀核 23.72 ±3.50 23 (中性)分葉核 9.44 ±2.92 18.5 (嗜酸)中幼 0.38 ±0.23 0.5 (嗜酸)晚幼 0.49 ±0.32 2 (嗜酸)桿狀核 1.25 ±0.61 2 (嗜酸)分葉核 0.86 ±0.61 2 (嗜堿)中幼 0.02 ±0.05 (嗜堿)晚幼 0.06 ±0.07 (嗜堿)桿狀核 0.06 ±0.09 (嗜堿)分葉核 0.03 ±0.05 紅細胞 原始紅細胞 0.57 ±0.30 早幼紅細胞 0.92 ±0.41 中幼紅細胞 7.41 ±1.91 5.5 晚幼紅細胞 10.75 ±2.36 15.5 巨早幼細胞 巨中幼細胞 巨晚幼細胞 淋巴細胞 原始淋巴細胞 0.05 ±0.09 幼稚淋巴細胞 0.47 ±0.84 成熟淋巴細胞 22.78 ±7.04 6.5 異形淋巴細胞 單核細胞 原始單核細胞 0.01 幼稚單核細胞 0.14 成熟單核細胞 3 2.5 漿細胞 原始漿細胞 0.004 幼稚漿細胞 0.104 成熟漿細胞 0.71 1.5 巨核細胞 原始巨核細胞 0—3 幼稚巨核細胞 0—10 顆粒型巨核細胞 10—30 10 產板型巨核細胞 40—70 裸核型巨核細胞 0—30 其它細胞 組織細胞 0.16 ±0.21 組織嗜堿細胞 0.03 ±0.09 分類不明細胞 0.05 ±0.09 分析: 髓像 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 2,骨髓增生活躍,粒系占68.50%,紅系占21.00%,粒:紅=3.26. 3,粒系增生活躍,嗜酸性粒細胞易見,余各階段比值及形態大致正常. 4,紅系增生活躍,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形態未見明顯異常.成熟紅細胞輕度大小不等. 5,淋巴,單核,漿細胞大致正常. 6,環片一周見到巨核細胞10個,形態未見明顯異常,免疫組化染色未見微巨核細胞.血小板散在,成堆可見. 7,未見寄生蟲及特殊異常細胞. 8,鐵染色:外鐵(+);內鐵:58%. 結論:增生性貧血骨髓像 報告日期:2008-10-06 這是我媽的化驗報告!請問需要如何治療????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增生性貧血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治療方法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飲食調理、定期復查等。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如貧血程度、身體狀況等。 1. 病因治療:明確導致增生性貧血的原因,如營養不良、慢性失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并針對病因進行治療。例如,因慢性失血導致的,要治療出血性疾病。 2.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鐵劑,如硫酸亞鐵;維生素 B12 和葉酸,有助于促進紅細胞生成;促紅細胞生成素,能刺激骨髓造血。但藥物使用應遵醫囑。 3. 飲食調理:多吃富含蛋白質、鐵、維生素 B12 和葉酸的食物,如瘦肉、蛋類、綠葉蔬菜等。 4. 生活方式調整: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5. 定期復查:監測血常規、網織紅細胞等指標,了解治療效果,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增生性貧血的治療需要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遵循治療方案,同時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調養,以促進身體的恢復。
2025-01-26 23: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按照一般的缺鐵性貧血治療即可.注意營養,口服補血藥物.
2016-02-24 16: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