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關節酸且蹲下站起時有響聲是何因,如何治?
問題描述:老是腿關節酸是怎么回事情??一蹲下再起來關節有時候都咔嚓響下!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治療?用藥的話吃什么藥?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腿關節酸且蹲下站起時有響聲,可能由關節勞損、關節炎、缺鈣、半月板損傷、滑膜病變等引起。 1.關節勞損:長期過度使用關節,如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導致關節軟骨磨損,引發關節酸和響聲。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2.關節炎: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等,炎癥刺激關節組織,產生不適和響聲。需藥物治療,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 3.缺鈣:鈣攝入不足或流失過多,影響關節功能。可補充鈣劑,如碳酸鈣、葡萄糖酸鈣。 4.半月板損傷:多由外傷或退變引起,損傷的半月板在活動時產生異常。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5.滑膜病變:滑膜炎癥或增生,導致關節液異常,引起癥狀。治療包括藥物抗炎,如塞來昔布,以及物理治療。 出現腿關節酸且有響聲的情況,應引起重視。建議先到正規醫院就診,明確病因,然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同時,要注意關節保暖,避免受傷。
2025-01-26 05:0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從你的年齡來分析,應該是骨性關節炎.一、什么是骨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是一種最常見的關節病變,骨關節炎的名稱極多,如肥大性骨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變性性關節炎、增生性骨關節炎或骨關節病,均指一種病,國內統一使用骨關節炎。其患病率隨著年齡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發。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二、骨性關節炎病因病理骨性關節炎的主要病理改變為軟骨退行性變性和消失,以及關節邊緣韌帶附著處和軟骨下骨質反應性增生形成骨贅,并由此引起關節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礙。正常情況下,關節之間摩擦力很小不會造成磨損,除非過度使用或損傷。造成骨關節炎的最可能原因是合成軟骨成分的異常,如膠原(是一種堅韌的、結締組織中的纖維蛋白)和粘蛋白(一種產生軟骨彈性的物質)的異常。另外,軟骨雖然生長旺盛,但是很薄,其表面很容易發生破裂。關節邊緣的骨過度生長,形成可以看見和摸到的包塊(稱為骨贅)。骨贅引起關節面不平,干擾正常關節的功能,引起疼痛。骨性關節炎在臨床上,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二類。原發性骨關節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檢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關節炎,通常所指的骨關節炎屬于這一類;繼發性骨關節炎是指在其它各種病因或疾病的基礎上,誘發的病變,如創傷、類風濕關節炎、神經及內分泌疾病等。這一類骨關節炎的病變比較局限,不伴發赫伯登結節。反復使關節勞損的人群是患骨關節炎的高危人群,如鑄造工人、礦工和公共汽車司機等。但是進行長跑鍛煉的人卻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肥胖是造成骨關節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三、骨性關節炎癥狀1、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多發生于50歲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繼發性關節炎,發病年齡較小,30-40歲多見,最常見的關節為頸椎、腰椎、髖、膝、踝、肩、肘、手指等關節2、骨性關節炎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是:以僵硬為主、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而加重,肢體從一個位置換到另一個位置時困難,稍活動疼痛僵硬很快緩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時,出現僵硬、疼痛,癥狀明顯,經過活動后關節癥狀減輕或消失,由于早期出現此癥狀不被重視,加上沒有及時治療,此癥狀慢慢加重,每1-2年急性發作一次,發作時關節輕微腫脹或有少量積液,有時關節活動出現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響3、骨性關節炎晚期關節疼痛加重,夜間休息時能疼醒,疼痛為持續不斷,直至關節變形,腫大,功能活動受到障礙生活不能自理。四、骨性關節炎診斷檢查1、癥狀和體征。2、X光檢查、診斷。骨關節炎具有特異性:關節軟骨以增生為主,關節面粗糙,關節間隙變窄。3、實驗室檢查,骨關節炎患者血清類風濕因子陰性,血沉不快,C肽-反應蛋白不升高。五、骨性關節炎治療方法1、骨性關節炎非藥物治療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訓練、減肥、有氧操、關節活動度訓練、肌力訓練、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內翻的楔行鞋墊、職業治療及關節保護、日常生活的輔助設施等等。歐美國家相當一部分患者通過以上治療可以減輕癥狀,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投入和醫護人員的觀念還比較薄弱,今后加強這項工作的力度是各級醫務人員應該重視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常出現股四頭肌肌力減弱,以往認為這是由于廢用性萎縮引起的,但國外近來研究認為,股四頭肌萎縮并不完全是骨關節炎引起的,而股四頭肌肌力減弱可能是造成膝關節骨關節炎的危險因素之一,由于股四頭肌肌力的減弱,膝關節的穩定性受到了影響,正常肌肉所應有的緩沖能力降低,因此加強股四頭肌肌力的訓練和有氧訓練對骨關節炎病人是有益的。2、骨性關節炎藥物治療(1)透明質酸鈉:為關節腔滑液的主要成分,為軟骨基質的成分之一,在關節起到潤滑作用,減少組織間的磨擦,關節腔內注入后可明顯改善滑液組織的炎癥反應,增強關節液的粘稠性和潤滑功能,保護關節軟骨,促進關節軟骨的愈合與再生,緩解疼痛,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常于關節內注射,1次25mg,1周1次,連續5周,須嚴格無菌操作。(2)氨基葡萄糖:為構成關節軟骨基質中聚氨基葡萄糖(GS)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單糖,正常人可通過葡萄糖的氨基化來合成GS,但在骨關節炎者的軟骨細胞內GS合成受阻或不足,導致軟骨基質軟化并失去彈性,膠原纖維結構破壞,軟骨表面腔隙增多使骨骼磨損及破壞。氨基葡萄糖可阻斷骨關節炎的發病機制,促使軟骨細胞合成具有正常結構的蛋白多糖,并抑制損傷組織和軟骨的酶(如膠原酶、磷脂酶A2)的產生,減少軟骨細胞的損壞,改善關節活動,緩解關節疼痛,延緩骨關節炎癥病程??诜?次250~500mg,1日3次,就餐服用最佳。(3)非甾體鎮痛抗炎藥:可抑制環氧化酶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對抗炎癥反應,緩解關節水腫和疼痛。可選用布洛芬1次200~400mg,1日3次;或氨糖美鋅1次200mg,1日3次;尼美舒利1次100mg,1日2次,連續4~6周。3、骨性關節炎手術治療骨性關節炎癥狀十分嚴重、藥物治療無效的,且影響病人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考慮手術干預。1、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有人主張先行關節鏡下關節清掃術,這一類手術對有些病人術后近期有一定的療效,但遠期效果則不能肯定。2、關節置換手術對于大多數骨關節炎、股骨頭壞死、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在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方面具有顯著效果,但由于關節置換手術存在一定的近期和遠期并發癥,如部件的松動和磨損、骨溶解,這些并發癥目前還不能完全解決。因此,嚴格掌握關節置換的手術指征顯得十分重要。嚴格地講,手術指征包括:①有關節損害的放射學證據;②存在中到重度的持續疼痛或者已造成殘疾;③對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的病人。由于人工關節置換的效果與手術時間的長短、醫師的經驗、病人術前的身體條件、圍手術期處理和康復訓練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一個好的關節外科醫師應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并且訓練有素、技術熟練,才能獨立勝任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出處:http://www.zhonghuakangwang.com/guxingguanjieyan.htm
2016-02-24 18: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不知道你是否有沒有受過外傷,平時有沒有什么不好的生活習慣,象你這種情況最好到醫院做一下詳細的檢查,大腿關節疼痛是一種常見的骨關節疾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大腿關節疼痛的困擾。外傷性關節痛也是屬于此種癥狀由于某種意外或事故,使肩、腕、膝、踝等部位的關節在沒有發生骨折等嚴重的情況下出現外傷(如軟組織損傷、骨折脫位等)而引起關節疼痛。以上就是骨科專家對造成大腿關節疼痛的原因的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6-02-24 17: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從你的年齡來分析,應該是骨性關節炎的前期,關節面退化,互相摩擦所引起的,應該加強股四頭肌的功能鍛煉,適當補鈣,物理治療
2016-02-24 08: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