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半拉屁股疼,梨狀肌綜合癥和強直脊柱炎如何區分?
主要癥狀:左半拉屁股疼有時疼有時不疼.活動劇烈時就感覺不出疼痛.一般在下午偏晚一些比較嚴重白天無此癥狀.發病時間:有過一次在3天內就完全好了.但現在又復發了.化驗檢查結果:無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想得到怎樣的幫助:梨狀肌綜合癥的癥狀和強直脊柱炎的區別.()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梨狀肌綜合癥和強直性脊柱炎在癥狀、病因、好發人群、檢查方法、治療方式等方面存在區別。 1.癥狀:梨狀肌綜合癥主要表現為臀部疼痛,有時會放射至下肢;強直性脊柱炎常先出現下腰部疼痛,逐漸向上發展。 2.病因:梨狀肌綜合癥多由梨狀肌損傷、炎癥等引起;強直性脊柱炎與遺傳、自身免疫等有關。 3.好發人群:梨狀肌綜合癥常見于久坐、外傷人群;強直性脊柱炎多見于青年男性。 4.檢查方法:梨狀肌綜合癥通過體格檢查、肌電圖等診斷;強直性脊柱炎依靠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5.治療方式:梨狀肌綜合癥多采用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甲鈷胺等)、手術治療等;強直性脊柱炎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美洛昔康等)、抗風濕藥(如柳氮磺胺吡啶)等,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 總之,對于左半拉屁股疼的情況,需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判斷,明確診斷后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2025-01-26 23:1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是有區別的強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骶髂關節和脊柱是風濕性疾病需要常規的抗風濕治療.可以出現骶髂關節痛脊柱活動度差等表現梨狀肌綜合癥主要是因為梨狀肌卡壓坐骨神經導致臀部和下肢痛這個可以通過理療按摩治療很快就可以愈合
2016-02-24 18:1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多數情況下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此病效果較好不過對于醫生的選擇穴位和對于所選穴位的針刺角度和深度不同以及推拿手法不同就會產生不同的臨床效果多數情況下從我的經驗來看中醫綜合治療效果最好很多具備手術指征的患者都可以很好的治療痊愈.他的機理是改變具體的神經以及各種組織的結構的適應性關系使得各種組織適應了新的環境消除產生的炎癥水腫而徹底解決.如果配合中藥口服加上外用同時治療則效果更佳.
2016-02-24 12: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梨狀肌綜合癥是以坐骨神經痛為主要表現疼痛從臀部經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由于癥狀較劇且影響行走“4字試驗時予以外力拮抗加重或誘發坐骨神經痛臀部局部點壓痛.而強直性脊柱炎是以腰背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夜間痛休息痛活動后緩解尤其是骶髂關節片顯示骶髂關節炎是其最客觀的依據.他的早期表現可能會出現臀部交替性疼痛容易混淆而且強柱急性期多有炎性指標的升高ESRCRPPLT以及HLA-B27的陽性率也比較高強直性脊柱炎有其特有的診斷依據不難鑒別.如果是強柱要加用抗風濕慢作用藥物.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梨狀肌綜合征的話可以采取手法治療以及針灸理療按摩等都是有效果的早期可以治愈的.不要太擔心.希望對你有幫助祝健康.
2016-02-24 10:0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梨狀肌綜合癥是以坐骨神經痛為主要表現疼痛從臀部經大腿后方向小腿和足部放射由于癥狀較劇且影響行走“4字試驗時予以外力拮抗加重或誘發坐骨神經痛臀部局部點壓痛.而強直性脊柱炎是以腰背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夜間痛休息痛活動后緩解尤其是骶髂關節片顯示骶髂關節炎是其最客觀的依據.他的早期表現可能會出現臀部交替性疼痛容易混淆而且強柱急性期多有炎性指標的升高ESRCRPPLT以及HLA-B27的陽性率也比較高強直性脊柱炎有其特有的診斷依據不難鑒別.如果是強柱要加用抗風濕慢作用藥物.但是如果只是單純的梨狀肌綜合征的話可以采取手法治療以及針灸理療按摩等都是有效果的早期可以治愈的.
2016-02-24 05: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是一種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及骶髂關節和周圍關節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AS的特點為腰、頸、胸段脊柱關節和韌帶以及骶髂關節的炎癥和骨化,髖關節常常受累,其它周圍關節也可出現炎癥。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反應陰性、病因不明的常見關節疾病,可造成人體畸形及殘疾。本病多見于15~40歲青壯年,發病高峰年齡為20歲左右,45歲以上發病少見。男性比女性多見,男女比約為5:1。本病一般類風濕因子呈陰性,故與Reiter綜合征、牛皮癬關節炎、腸病性關節炎等統屬血清陰性脊柱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