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致睡眠不好多夢易醒怎么辦
大夫你好,我昨天去醫院做了一個常規的檢查,醫院給我的結果是我患有亞健康,醫生給我說要注意生活習慣,多注意修養,我已經有好長時間了,不知道是我心情還是什么的原因,我的睡眠老不好,多是睡不著,多夢,多數會早早的醒來.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亞健康狀態下睡眠不好、多夢易醒,可能由心理壓力、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營養失衡、疾病影響等導致。 1.心理壓力:長期的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影響睡眠。建議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必要時尋求心理咨詢。 2.不良生活習慣:如睡前使用電子設備、熬夜等。應養成規律作息,睡前避免接觸電子屏幕。 3.環境因素:噪音、光線過強或過弱等。營造安靜、舒適、黑暗且溫度適宜的睡眠環境有助于改善。 4.營養失衡:缺乏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如維生素 B 族、鈣等。可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片、鈣劑。 5.疾病影響:如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等。需要就醫明確診斷,針對性治療。神經衰弱可使用谷維素、安神補腦液等;內分泌失調則要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改善亞健康狀態下的睡眠問題需要綜合調理,保持良好心態,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如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2025-01-26 14:0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桂華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很多原因可造成失眠(1)精神因素造成失眠;(2)軀體疾病造成失眠;如神經官能癥、高血壓病、腫瘤、腦血管疾病、肺結核、冠心病、肝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3)年齡因素引起的失眠:年齡越大失眠發生率越高;(4)其它原因引起的失眠:如腦力勞動者,用腦過度,環境周圍吵鬧,過度飲酒、飲茶及咖啡。失眠可分為:入睡困難、早醒及易醒。最主要的癥狀為睡眠不足,還常可伴隨許多不適癥狀及精神表現。嚴重失眠還會誘發一些心身性疾病。
2016-02-25 03: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夢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多夢與深睡眠期時間短,睡眠深度不夠、睡眠質量不高有密切關系,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不宜思考問題或看書等,應作適當的體力活動(如散步),避免緊張的腦力活動。也可以吃一些食物來預防失眠如:牛奶、水果(蘋果、香蕉、梨等)、糖水、小米粥、酸棗仁粥、蓮子粉粥等。不要輕易使用催眠鎮靜藥物等
2016-02-25 02: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我們認為:人的一生有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酣暢的睡眠是一種美好的享受,是對疲憊的釋放,對精神的撫慰。睡眠的質量直接關系著生命的健康與質量。長期失眠會給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如1986年前蘇聯切而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就與工作人員睡眠不足有關,日益增多的交通事故也有許多與失眠有關。 根據2002年全球失眠調查顯示,中國人有43.4%經歷過或正在經受不同程度的失眠。為了讓更多的人認識睡眠健康的重要性,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于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定為“世界睡眠日”。一、什么是失眠? 失眠,臨床上通常指盡管有充分的睡眠條件和環境卻存在對睡眠時間和質量不滿足,并影響到白天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包括入睡困難、連續睡眠維持障礙、早醒、再入睡困難等,導致白天身體機能下降,常表現為醒后疲乏、日間警覺性降低、精力、認知功能以及行為情緒等方面的功能障礙,從而降低生活質量。 一般來說,失眠按照病程分為: 急性失眠:病程小于4周;亞急性睡眠:病程大于4周,小于6個月;慢性失眠:病程大于6個月。二、為什么會失眠?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軀體疼痛性疾病、焦慮癥、抑郁癥、恐懼癥,藥物及某些物質的應用、心肺功能不全及不安腿綜合癥和睡眠中周期性下肢動作等。由心理的、生理的或環境的因素引起的失眠、稱為繼發性失眠;也有少數找不出肯定原因的失眠,稱為原發性失眠。 值得注意的是,鑒別診斷方面應除外晝夜節律紊亂,如輪班導致的睡眠障礙、睡眠時相延遲綜合癥(睡眠時間較通常情況晚兩個小時以上)及主動性睡眠不足綜合征,這些均不屬于失眠的范疇。三、失眠如何診斷? 醫生傾聽患者對于睡眠障礙的描述,多數可以很快診斷。只有復雜、少見病例、高度懷疑患者有睡眠呼吸障礙、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及其他運動障礙的患者,或對治療無效的患者,需要進行睡眠多導儀等檢查。四、失眠怎樣治療? 失眠的治療包括三方面: 病因治療,睡眠衛生和認知行為指導,以及藥物治療。 (一)病因治療: 即積極治療上述原發病,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抑郁癥、焦慮癥是失眠常見的原因,而慢性失眠也常常導致抑郁癥、焦慮癥,應積極治療。 (二)睡眠衛生教育和認知行為療法: 睡眠衛生教育包括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造就適當的睡眠環境,注意飲食適量,避免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等。認知療法的內容包括教育病人了解自己的睡眠需要,糾正他們對睡眠不切實際的期望,與病人討論其焦慮和恐懼的想法,如過分擔心失眠所帶來的危害遠遠大于失眠本身所產生的影響。急性失眠多與社會應激事件有密切的聯系,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事,也會有身體不適之時,因而失眠是很正常的事,不必對短暫失眠緊張不安,即使是慢性失眠,也不必過度恐懼,許多患者就是因為擔心失眠而產生了失眠。 許多隨機對照試驗已證實認知行為療法對原發性失眠的療效,這些療法可縮短入睡潛伏期、延長總睡眠時間,減少夜間的覺醒次數及縮短其持續時間。 (三)藥物治療: 同所有的慢性疾病一樣,慢性失眠的藥物治療可能是長期的,要耐心說服患者不要急于求成,當一個患者有高血壓病或糖尿病時,他可以接受長期治療,但對于失眠卻要求盡快治愈,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近年來,國際上召開了3屆國際睡眠障礙專家研討會,會上提出了“按需治療”和“小劑量間斷”使用催眠藥物的治療原則,可避免產生藥物依賴和藥物耐受。 催眠藥物按需治療的具體策略是: 1、預期當晚入睡困難時,于上床前15分鐘服藥; 2、或上床30分后仍不能入睡時,或比通常起床時間早5個小時醒來,無法再次入睡時服藥; 3、第2天白天有重要事情時,當晚服藥。 治療失眠的藥物有三大類:苯二氮卓類即安定類藥物、非苯二氮卓類(唑吡坦和佐匹克隆)和具有鎮靜作用的抗抑郁藥。現提倡非苯二氮類催眠藥物可作為治療失眠的一線藥物,唑吡坦可作為原發性睡眠的首選藥物。慢性失眠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用藥。五、認知行為療法的種類1.刺激控制療法 只有在困了時才上床臥室只用來睡覺 15―20分鐘無法睡著時,到其他房間去讀書或進行其他較安靜的活動,當困了時再上床 如果需要的話可重復上述活動 無論睡眠時間長短,要在固定時間起床 避免白天小睡2.睡眠限制療法 將在床上的時間減少至估計的總睡眠時間(最少5小時) 當估計的睡眠效率(睡眠時間與在床上時間的比值)達到至少90%以上時,每周增加15分鐘在床上的時間3.放松療法 體力部分的內容:進行肌肉放松、生物反饋 腦力部分的內容:意念訓練、冥想、催眠術4.認知療法 教育患者改變對睡眠的錯誤觀念和態度5.睡眠衛生教育 糾正影響睡眠的外在因素,如環境干擾、臥室溫度、飲酒、咖啡因、尼古丁,缺乏體育鍛煉或鍛煉時間距離睡眠時間太近。
2016-02-25 01: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研究表明,一些反復出現的夢境可能與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聯系。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往往會夢見被追趕、心中恐懼、呼喊不出,或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還沒到地面就突然驚醒。患有肺部疾病的人,常常會夢見自己的胸部受壓,身負千斤重擔行走,或夢見自己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孕婦的夢則常常帶有很強烈的情感色彩。此外,一些藥物也會影響夢境的內容。據夢境除了能透露一些潛在的疾病信號,還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人的精神狀況。“我最近常常夢到自己去一個條件艱苦的地方出差,任務重,時間緊,急得滿頭是汗。而前一陣,我的確完成了一項很辛苦的工作。在夢中,我會反復回到剛剛接受任務時的緊張情景。我擺脫不了這樣的夢境,該怎么辦?”張先生遇到的這一困惑,在前往醫院進行心理咨詢的年輕人中相當普遍。工作繁忙的陳小姐說,自己的夢里常常會出現過去高考前夕緊張學習的場景,不是在緊張地考試,就是有做不完的題目,時間不夠用,人覺得很焦慮。張聰沛指出,上述兩種較為典型的夢境,反映的都是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精神狀態。恐懼、焦慮、壓抑等現代人普遍的“情緒危機”,在睡夢中被不受抑制地表現出來,只不過陳小姐在當下遇到的壓力,在夢中被轉換成小時候的一種情景表現了出來。夜長夢多———睡眠質量不高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夢大約占據每天睡眠時間的五分之一。哈市第一專科醫院院長張聰沛分析,人在睡眠中一般會經歷4至6個睡眠周期,且在每個周期里都會做夢。這就意味著,在正常情況下,人每晚都會做4至6個夢,而在過分疲勞、生病、面臨困境或重大變動、焦慮、緊張等情況下,就更容易做夢。據介紹,夢每晚都會光臨我們的睡眠,差異只在于有時能意識到,有時則不能。這主要看我們是否在某個睡眠周期中醒來,以及睡眠周期是否中斷。研究發現,人如果在某個睡眠周期結束時醒來,夢的內容常常無法被回憶,因為夢的性質屬于短期記憶,若不經多次重復或轉化為長期記憶,很快就會被遺忘。但如果睡眠周期被打斷,此時人又正在做夢,那么這個夢的內容就能被記起來。因此,人在醒后所記得的夢境大多屬于最后做的那個夢。張聰沛說,如果經常覺得“夜長夢多”,則是睡眠質量不高的信號。人如果意識到自己在夜里不停地做夢,也就意味著睡眠曾多次中斷;記得自己做了幾個夢,則表示夜里曾醒來過幾次。睡眠時斷時續,自然就會使人覺得疲勞乏力。不過,做夢本身不會影響睡眠,還會對人體健康起到許多積極的作用。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和生長激素,就是在睡夢中合成的。做夢還有助于腦功能的恢復和加強,并能激發人們的創造性思維,穩定人的精神狀態。
2016-02-24 16: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