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腸瘺病是指在腸管與其他器官、體腔或體表之間存在異常通道,導致腸內容物流出的疾病。其成因復雜,癥狀多樣,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 1.病因:腹部手術創傷、腹腔感染、腸道炎癥、惡性腫瘤、放射損傷等都可能引發腸瘺。 2.癥狀:可有腹痛、腹脹、發熱、營養不良、水電解質紊亂等。 3.診斷:通過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如 X 線、CT 等)、瘺管造影等明確診斷。 4.治療:包括控制感染(使用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等抗生素)、營養支持、瘺口處理、手術治療等。 5.預后:取決于瘺的位置、大小、患者的基礎健康狀況等。 總之,腸瘺病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疾病,需要及時診斷和治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醫生,加強營養,促進康復。
2025-01-26 22: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在腹部外科臨床中,腸瘺是一種病情復雜、治療相當困難的疾病。它會導致患者出現水、電解質丟失、內穩態失衡、循環血量不足、營養丟失、器官功能障礙、免疫機制及代謝紊亂、感染等癥狀.腸瘺在腹部外科臨床工作上并不少見。由於外科技術的進步使手術范圍不斷擴大,且對同一病人常應用手術治療、化學療法、放射治療等多種療法,均使腸瘺的發生率有所增高。小腸瘺產生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高,死亡率迄今仍在10~30%之間。
2016-02-24 20:0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瘺? 腸瘺(intestinal fistula)分為內瘺與外瘺。內瘺的癥狀與處理隨被穿通的不同空腔臟器而異,一般腸瘺系指腸外瘺,即腸管與體表相通的瘺。腸外瘺主要是手術后的并發癥,將引起機體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與癥狀,甚至產生嚴重的并發癥,處理難度較大,病死率高,應認真對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