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喘息性支氣管炎怎么治療
最近一段時間朋友患上了喘息性支氣管炎,看著他喘息的樣子很難受,而且現在有不少的支氣管炎患者患上這類的疾病,那么喘息性支氣管炎怎么治療?希望得到醫生的幫助看怎么治療呢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錫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
-
患者你好,這個情況應該多注意一些飲食和衛生,喘息病是指由于外感或內傷,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或氣無所主,腎失攝納,以致呼吸困難,甚則張口抬肩,鼻翼煽動,不能平臥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種病證。嚴重者可由喘致脫出現喘脫之危重證候。建議你拍片,做過敏原檢查,考慮是過敏性哮喘,明確診斷,去除過敏因素,對癥治療才是最佳選擇。生活上患者可以進行食物治療,擁有好的體魄才能去抵御疾病。如有疑問,可以到當地公立醫院就診,咨詢醫生。
2019-01-01 13:1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喘息型支氣管炎有時候跟支氣管哮喘不容易鑒別,需要做肺功能測試區分.不過在治療上基本上差不多,解痙平喘,主要有百他2受體激動劑,氨茶堿類,咳嗽很厲害的話,可以用上面的藥加糖皮質激素霧化吸入,或者直接選擇一些復合制劑如舒利迭等,晚上臨睡覺前口服一片酮替芬,降低氣道對刺激的反應性.此外還要同時使用合適的抗生素,最好是兩種復合應用,因為炎癥是導致喘息的誘因之一.帶來刺激的致病原主要有:吸煙,受涼,傷風,吸人粉塵,機體過敏,氣候變化,大氣污染等,刺激使支氣管和細支氣管一再受到感染,導致這些管道的襯膜變厚,扭曲變窄,并被過多的粘液及管壁過度收縮而阻塞支氣管,造成炎癥的發生,因此要盡量避免.必須及早治療,若治療不徹底,遷延不愈,加之呼吸道反復感染,使病情不斷發展可并發肺氣腫,甚至肺心病而危及生命.久治不愈者應定期去醫院檢查,以防并發阻塞性肺氣腫.特別是您還這么年輕,一定要以預防為主.遠離致病原.
2016-02-25 04:5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喘息性支氣管炎,主要指3歲以下的嬰幼兒有發熱或不發熱,咳嗽,氣喘癥狀,雙肺聽診可聞及喘鳴音.如為感染引起者,治療可按急性支氣管炎處理,5~7天可愈.具體方法如下:控制感染:若驗血常規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者為病毒感染,予抗病毒之劑,如三氮唑核苷(商品名為病毒唑),口服點青霉素20萬~40萬/kg?日.止咳平喘:輕度氣喘者,可口服氨茶堿4~6mg/kg次,1日3次;喘息較甚者,可予氨茶堿2~4mg/kg次靜脈點滴(加入葡萄糖中稀釋),或地塞米松0.25mg/kg?日,入壺,連用2~3天.
2016-02-25 03: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達欽 主治醫師
龍崗第二人民醫院萬科城社康中心
其他
內科
-
建議你防止感冒,口服藥抗生素里面加上抗過敏藥如:咳特靈酮替芬撲爾敏,嚴重加上激素.另外一定注意脫離過敏源,就是使你加重的一切因素.冬天最好帶上口罩.避免冷空氣接觸.另外你找一下你家里是否有可能過敏的因素,如吃的東西,油漆,搞過裝修,蚊香,衣物等.一定要去出過敏因素.有炎癥還需要抗炎治療.
2016-02-25 00:2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患有這類的疾病的患者平時會出現口中有濃痰和咳嗽的癥狀,患者可適當的吃些陳皮和煮冰糖雪梨吃,這都是有助于我們止咳化痰的癥狀的,這樣可以有助于病情的恢復。建議加強身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和機體抵抗力。
2016-02-24 21: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慢性支氣管炎的一種表現,在治療上要注意針對慢性支氣管炎的病因,病期和反復發作的特點,采取防治結合的綜合措施.在急性發作期和慢性遷延期應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伴發喘息時,應予解痙平喘的治療.一.急性發作期的治療1.控制感染,根據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嚴重程度或根據病原菌藥敏選用抗生素,輕者可以口服,較重病人用肌注或靜脈滴注抗生素.一般首選青霉素.2.祛痰,鎮咳,對急性發作期的患者在抗感染治療的同時,應予祛痰鎮咳藥物,以改善癥狀.遷延期時更應該堅持用藥,以求消除癥狀.常用的是氯化銨合劑,溴己新,維寧靜等,但是避免應用強鎮咳藥物,如可待因等,以免加重呼吸道阻塞和炎癥,抑制中樞,導致病情惡化.3.氣霧療法,氣霧濕化吸入或復方安息香酊,可以稀釋氣管內的分泌物,有利于排痰.二.緩解期的注意以及治療: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戒煙,多飲水.注意保暖,避免受涼,預防感冒.改善環境衛生做好個人勞動保護,避免煙霧,粉塵和刺激性氣體對呼吸道的影響.
2016-02-24 19: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