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歲女性月經不調求診,現應如何治療?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女,26歲。2010年8月月經推遲10天未來,停經43天測早早孕尿試紙陽性,測血HCG200多,45天測300多,47天測500多,隔天約1.5倍升高,隔天檢測B超宮腔一直未見孕囊、附件未見明顯異常,至停經51天出現下腹痛伴陰道流血,HCG1208mIU/ml(2010-08-28),于20120-08-29入產科住院診斷“不全流產”2010-08-30查HCG231mIU/ml、孕酮0.4ng/ml;宮腔排出物病理報告示:為退變的蛻膜樣組織;2010-09-01復查查HCG67mIU/ml;查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心磷脂IgM抗體均陰性;封閉抗體陰性;外周血染色體核型分析46XX;予止血、抗感染、米非司酮殺胚治療后無腹痛、無明顯陰道流血后出院。出院后先后查內分泌六項4次,第1次垂體泌乳素35.66ng/ml、睪酮1.29ng/ml,第2、3次無明顯異常,第4次睪酮1.19ng/ml;半年多后準備再孕,針對第一次不全流產、封閉抗體陰性,先后進行了5次免疫治療。出院后一年多發現月經經常推遲,最長45天,月經量較少,且肥胖了約20斤,結合之前查睪酮高,醫生考慮多囊卵巢綜合癥,查B超發現子宮偏小,子宮大小3.7×3.1×3.0)宮頸2.5×2.3,卵巢未見異常;服達英-35治療2個月,中間通水2次,第1次疼痛未成功,第2次麻醉下通水輸卵管通暢。第3個月經第五天用克羅米芬促排卵子宮內膜0.2cm,加服補達秀),第10天監測卵泡,發現一個大0.9cm卵泡,肌注尿促性素150單位,隔天檢測卵泡,雙側卵巢見約10余個大小不等卵泡,最大1.0cm,但之后卵泡一直未見長大。但B超在第29天發現盆腔積液、開始服達芙通16天,停經45天來月經,經量偏多;月經后未再促排,再服達英-35及二甲雙胍1個月。服完達英-35后查B超雙側卵巢見約10余個大小不等卵泡,最大0.6cm,子宮內膜厚度0.6cm。4天后來月經,月經量少、粘稠、帶血塊,現月經第5天求診。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無過敏史,母親有2型糖尿病。想得到怎樣的幫助:現月經第5天求診,該再促排卵還是怎樣調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該患者存在月經不調、不全流產史、多囊卵巢綜合征等情況,需要綜合考慮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子宮狀態等。治療應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監測排卵等。 1. 激素水平調整:患者的激素水平存在異常,如泌乳素和睪酮偏高。可繼續服用達英-35 等藥物來調節激素,改善內分泌紊亂。 2. 生活方式改變:控制體重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至關重要。建議增加運動量,如慢跑、游泳等,合理飲食,減少高熱量、高脂肪食物的攝入。 3. 藥物促排卵:根據卵泡發育情況,可選擇克羅米芬、來曲唑等藥物促排卵,但需密切監測卵泡生長。 4. 監測排卵:通過 B 超監測排卵,掌握準確的排卵時間,提高受孕幾率。 5. 中醫調理:中醫在調理月經和促進排卵方面也有一定作用,可考慮中藥調理或針灸治療。 6. 心理調節:長期的備孕壓力可能影響內分泌,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焦慮緊張。 患者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并且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同時,治療過程中要定期復查相關指標,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2025-01-26 15: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