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直腸結節變化相關疑問
好!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過程中指檢發現了直腸粘膜下結節的結腸炎治療,肛指復查發現結節縮小了。這說明什么呢?另外超聲腸鏡為何沒有檢測到那個黃豆大小的結節呢?如果能檢測到是否可以做粘膜下結節的活檢呢?現在還有沒有必要再次做超聲腸鏡?還有醫生建議做核磁共振能判斷是否惡性,您覺得呢?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出現直腸粘膜下結節的變化情況較為復雜,涉及多種因素,如結節性質、檢查方法的局限性、病情發展等。 1. 結節縮小的意義:結節縮小可能表明治療對局部炎癥或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仍需繼續觀察以確定其最終性質。 2. 超聲腸鏡未檢測到的原因:可能是結節位置較深、體積較小、超聲探頭分辨率有限或操作者經驗不足。 3. 能否做結節活檢:若能檢測到,在評估風險和患者身體狀況后,可考慮進行活檢以明確結節性質。 4. 再次做超聲腸鏡的必要性:取決于患者癥狀、其他檢查結果及醫生的綜合判斷。 5. 核磁共振判斷惡性的可行性:核磁共振對于判斷組織的結構和形態有一定幫助,但也并非絕對準確,需結合多種檢查綜合評估。 總之,對于潰瘍性結腸炎治療中出現的直腸粘膜下結節,需要綜合多種檢查和臨床表現進行判斷,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診療方案。
2025-01-26 11: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指診每個人的水平是不一樣的,最好讓其他的醫生也給做一個,這樣會比較準確。粘膜下的結節腸鏡一般發現困難,但超聲腸鏡可以發現的。如果沒有發現的話,說明沒什么異常的。那兒有個東東,不會發現不了的。我建議讓別的醫生再做一個肛診,以進一步確認。磁共振對這種腸道病變不是很敏感的,我不建議做的。可以讓肛診醫生給做腸鏡的大夫準確描述結節的位置,大小,讓腸鏡醫生有重點的去看,如果有問題,會發現異常的。
2016-02-24 17: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