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紅強 醫師
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一級
皮膚科
-
每晚飯后身上起類似蚊子咬的疙瘩,可能是由食物過敏、膽堿能性蕁麻疹、蚊蟲叮咬、皮膚感染、接觸性皮炎等引起。 1. 食物過敏:某些食物中的成分可能引發身體的過敏反應,如海鮮、蛋類、牛奶等。當進食這些食物后,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導致皮膚出現疙瘩、瘙癢等癥狀。 2. 膽堿能性蕁麻疹:進食后體溫升高,體內膽堿能神經發生沖動而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肥大細胞導致發病。 3. 蚊蟲叮咬:雖然是在飯后出現,但也可能是在就餐環境中被蚊蟲叮咬。 4. 皮膚感染:皮膚受到細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可能引發炎癥反應,出現疙瘩。 5. 接觸性皮炎:可能接觸到餐桌上的某些過敏原,如洗滌劑殘留、特殊材質的餐具等,引發皮膚炎癥。 總之,如果這種情況頻繁出現或癥狀嚴重,建議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過敏原檢測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
2025-01-26 21: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癥狀,可能是由于毛孔堵塞造成的。通常情況下,飯后,由于熱量比較集中,血管擴張,分泌汗液。由于毛孔被堵塞,當汗液排出時,就會出現一些無機鹽、菌類集中于毛孔部位,引起紅腫,發炎等。建議及時清洗皮膚,并且少穿一些容易起靜電的衣服。
2016-02-25 13:1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考慮是蕁麻疹,致病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有魚、蝦、蟹、動物羽毛、花粉、蘑菇、蕁麻、藥物、日光、細菌、寄生蟲等。本病可用苯海拉明、撲爾敏、賽庚啶等抗組織胺藥物治療,找出病因,去除發病因素,是根治本病的方法。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蕁麻疹常見病因有;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2.藥物3.感染4.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等。5.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治療上;抗組織胺藥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藥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癥狀,比如;撲爾敏,敏迪等。抗組織胺藥有各種副作用,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職業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日常生活禁忌;1.不要去抓2.不要熱敷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2016-02-25 09: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考慮為過敏引起的,現在可以采取抗過敏藥物治療的,要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少吃刺激性、過敏性食物
2016-02-25 03: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