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尿頻等癥狀久未愈,該如何處理?
去年八月份孩子突然尿頻,有時十幾分鐘尿一次,有時幾分鐘尿一次,沒有尿痛感,嗓子老不舒服,有痰上不來,像是咽炎,吃飯也不好,手腳心老嫌熱,還出汗,一著涼就咳嗽,甚至感冒。,去醫院化驗了好幾次尿常規和血常規,醫生都說沒事,開點消炎藥和維生素之類的吃了也不見好,看中醫說事腎氣不足,吃了好多中藥也不管用,還喝了好多天玉米須水,不知該怎么辦好?,我想咨詢一下,我家孩子這種情況該怎么辦?謝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孩子出現尿頻、嗓子不適、食欲差、手腳心熱出汗、易著涼咳嗽等癥狀,長時間未愈。可能是泌尿系統問題、呼吸道感染、脾胃虛弱、陰虛內熱、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導致。 1. 泌尿系統問題:尿頻但無尿痛,可能是膀胱過度活動癥。可通過膀胱訓練,如延長排尿間隔來改善。 2. 呼吸道感染:嗓子不適、易咳嗽,可能是慢性炎癥。需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濕潤,必要時使用阿莫西林、頭孢克洛等抗生素。 3. 脾胃虛弱:食欲不好,可調整飲食結構,多吃易消化食物,也可服用醒脾養兒顆粒等藥物。 4. 陰虛內熱:手腳心熱出汗,可通過飲食調理,如少吃辛辣燥熱食物,適當食用滋陰食物,如百合、銀耳。 5. 免疫功能低下:易著涼感冒,應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也可考慮使用匹多莫德等免疫調節劑。 孩子的癥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建議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同時,家長要注意孩子的日常護理,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2025-01-26 20: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還是精神的原因.慢慢的進行調理就可以恢復的.在睡決前可以讓他運動或是和他談心等分散他的注意力就可以的/
2016-02-25 16: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尿量小兒尿量個體差異較大.正常情況下,嬰兒每天排尿量為400~500毫升,幼兒為500~600毫升,學齡前兒童為600~800毫升,學齡兒童為800~1400毫升.★排尿次數出生后頭幾天,孩子攝入量少,每天排尿僅4~5次;一星期后,小兒代謝旺盛,進水量較多,但由于膀胱容量較小,于是排尿次數突然增至每天20~25次;到一歲時每天15,16次.在家長教養下,孩子一般在一歲半時可養成控制排尿習慣,排尿間隔逐漸延長,學齡前和學齡期每天6,7次.
2016-02-25 16: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一般考慮1.泌尿道感染可抗炎治療可以治愈注意寶寶外陰衛生清洗避免感染發炎2.是小兒神經性尿頻患兒年齡一般在2~11歲,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其發病特點為尿頻,每2~10分鐘一次,患兒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較小患兒經常為此尿濕褲子,可繼發尿路感染或陰部濕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小兒大腦皮層發育尚不夠完善,對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差,容易受外界不良刺激的影響而出現障礙,另一方面是孩子生活中有一些引起精神緊張,對精神狀態造成不良刺激的因素.一些藥物如阿托品,東莨菪堿,654一2.谷維素等,有助于調節神經使膀胱的逼尿肌松弛,括約肌收縮,增加膀胱蓄尿量,減少排尿次數,必要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應用.此外,可試用玉米須15克,水煎,加適量糖代茶飲.
2016-02-25 13:1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小兒尿頻是很常見的.引起尿頻的原因很多,但可分為兩大類.即病理性(由疾病引起的)的和生理性的.一,病理性尿頻病理性尿頻可能是患有感染,結石,腫瘤或存在異物,以尿路感染為多.小兒尿路感染以后,每次尿量不多,但排尿次數卻明顯增加,并可有尿急,尿痛等癥狀.由于疼,孩子排尿時往往哭鬧.此外,患了尿路感染后,通常伴有全身癥狀.如體溫增高,食欲減退,嘔吐等等.做尿常規檢驗可幫助診斷.治療時要多給孩子飲水,讓他們休息好,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抗生素等藥物.蟯蟲刺激也可引起小兒尿頻.感染蟯蟲后,晚上成蟲會爬到肛門附近產卵,檢查時可見到白色線頭樣小蟲.治療時要給孩子剪指甲,糾正孩子吮手習慣,燙洗內褲和被褥罩,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驅蟲劑.二,生理性尿頻生理性尿頻除了飲水過多,天氣寒冷,褲子不合身等生活因素外,最常見的當屬精神性尿頻.短時的尿頻往往與孩子希望引起父母注意有關.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有這方面的經驗:當大人聊天聊得正起勁時,孩子會不時地高喊:“媽媽(爸爸)我要尿尿!”這種尿頻一般是暫時的,當父母帶孩子上廁所而中斷談話后,尿頻自然消失.但如果家長對孩子關注不夠,使得孩子總將尿尿做為尋求注意的“王牌”,就可能落下習慣性精神性尿頻的毛病,此時再糾正就很難.一旦發現孩子尿頻,就要找找原因,即不要緊張地追問孩子這呀那的,也不要大驚小怪地逢人就詢問治法,以免強化孩子“尿尿,媽媽會注意我”的想法.更不能呵斥孩子“不許尿!”而要循循善誘地引導,使他自覺克服.造成精神性尿頻的原因很多,要獲得良效就要找準原因,有針對地疏導.
2016-02-25 11: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